不知不覺間,一年一度的高考大戰又開始了,這場隻屬於高三學生的人生戰役卻牽動了各個年齡段、各個階層的人的神經,即便是身價百億、叱咤商海的大佬們,也無法回避這個話題。
馬雲:智商的成功一定來自於大學的學習
馬雲經歷過3次高考這件事幾乎人盡皆知,他的數學成績從1分到19分到79分,最終因而英語成績格外優異而被杭州師范大學錄取。
馬雲對於上大學這件事很執著,也一直關注高考,他曾在2015年高考結束之后於微博上給高考失意的人寫了一段長微博,全文如下:
很多人把重點放在了“我們的運氣不是在考試中,我們的運氣一定在其他地方。”甚至把它誤讀成“社會才是最好的大學”直至演變成“高考無用論”。
誠然,這種心態可以理解,但是萬萬不可苟同!要知道,首先,馬雲明顯只是在安慰落榜者而已﹔其次,即使馬雲本人因為兩次運氣不好落榜,但他還是考了第三次啊!
甚至於,馬雲是一個堅決反對“高考無用論”的人,他在接受人民日報採訪時曾說過:“有人講比爾蓋茨大學沒讀完,楊致遠哈佛的博士不要了,全世界也就一個比爾蓋茨,也就一個楊致遠,這種概率不能去學。大學不讀,出來創業,總有一天會后悔,會付出代價。盡管你在大學裡學的東西對你將來未必有用,或者讀大學與你未來的成功毫無關系,但事實上,經歷過大學教育對你是有幫助的。人要成功,需要情商和智商,智商的成功一定來自於大學的學習,我見過很多成功者,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具備三個特質:學習能力強、心態樂觀、不抱怨他人。”
數據顯示:好大學跟商業成就完全成正比
作為一個高考失利不願復讀最后隻能搖筆杆子每天祈求圍觀群眾點贊的小編,我也是不大相信學歷與能力相關性奇高的人,我雖然不支持“高考無用論”,但我也想找出一些學歷不高但是成就頗高的例子來震懾一下那些“學歷萬能論”的人,但是,很遺憾,在中國,輟學創業者眾,成就斐然者少。
自媒體人魯振旺2016年做過這樣一個統計,他從IT互聯網、制造業、房地產業等核心領域找出了60位商業大佬,將學校分為985、211、普通大學、非大學生四類,做了一個表格,如下:
(備注:為了確保公平,沒有計算功成名就之后進修的學校和學歷)
最終得出的結果是:
985高校畢業的大佬:27人﹔
211高校(不含985)畢業的大佬:7人﹔
普通大學本科畢業的大佬:13人﹔
沒有上過大學的大佬:13人(這其中包括沒有機會上大學的人)
總人數:60人。
商業人物則在科技部發布的《2016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中,選取了117人作為樣本,來探討學歷與成就的關系。
結果如下:獨角獸老板普遍高學歷並且在高等院校就讀。
綜合以上兩組統計數據及結果,至少在中國,有能力接受大學教育,並且完成了大學學業的人,的確在商業上更容易獲得成功。
我們讀大學是為了什麼?
每個人做事都是有目的的,有的人為了別人,有的人為了自己。如果說馬雲堅持考大學是因為上大學有用,那麼其他人又是為了什麼呢?
李彥宏曾一度迷戀戲曲,但是姐姐的高考成功讓他轉變了態度,多年后,他回憶起大學生活,仍不后悔當初的選擇,因為在北大“我參加了各種活動:辯論賽、合唱團、集體舞……我聽了各種各樣的講座、氣功、哲學、電影……我接觸了各種各樣的人,每個人都不一樣,每個人都很精彩……”他盡情的享受大學帶給他的各種機會。
馬化騰也是一個中途轉志的考生,從天文轉了計算機,因為他發現“學計算機很有趣”。
劉強東則是成功通過高考改變命運的典型。他自幼家境貧寒,“從小到大都是自己做主。”由於成績優異,老師也很喜歡他。他喜歡讀《中國青年報》,喜歡感受外面的世界,眼界開闊的他從小就和身邊的小伙伴不一樣,他想考上大學,改變貧窮、平庸的宿命,於是他努力學習終於如願的以宿遷第一的成績進入中國人民大學。
郭廣昌、史玉柱、張朝陽、雷軍、俞敏洪、周鴻祎……縱使理由千千萬萬,但是他們都做出了同一個決定:接受大學教育,或許一開始的想法在中途會有改變,但是這個選擇讓他們有機會得到了更多的選擇,然后,一步一步,實現了自己最終的夢想。
結語
高考的成敗的確不是人生的成敗,但是高考的重量卻是我們必須背負並不可推卸的。雖然學歷不代表能力,但它卻扎扎實實的起到了一個敲門磚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它打開的那扇門,可以為人生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推薦閱讀:
掃碼關注“人民創投”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