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青年”是指不滿足單一職業、擁有多重身份的年輕人,他們通常會用“/”來介紹自己的身份,如:作家/插畫師/攝影師。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不少年輕人選擇多重職業。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88名18∼35歲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2.3%的受訪青年確認身邊有“斜杠青年”,56.7%的受訪青年認為“斜杠青年”可以高效利用時間,充實生活。此外,受訪青年認為“斜杠青年”也存在著缺乏突出技能(45.5%)和增加職業規劃迷茫感(40.1%)等問題。
52.8%受訪青年認為“斜杠青年”充滿活力朝氣,敢於挑戰
本次調查顯示,52.3%的受訪青年確認身邊有“斜杠青年”,32.9%的受訪青年表示自己周圍的“斜杠青年”不太多,3.0%的受訪青年認為自己周圍沒有“斜杠青年”,還有11.8%的受訪青年不清楚。
90后梁宇是一名自由工作者,今年是他大學畢業的第四年。目前他和幾個喜歡攝影的朋友開了一間工作室,接一些寫真、廣告和宣傳片等工作。同時,梁宇在知乎上有一個經營多年的賬號,時常活躍在情感板塊。他在知乎上的個人介紹便是“斜杠青年”常用格式:攝影師/自由撰稿人/廣告設計者。“如果按照如今流行的說法,我感覺自己是一名比較稱職的‘斜杠青年’。身邊的人大多和我一樣,在本職工作之外有很多愛好”。
調查中,11.1%的受訪青年自認為已經是“斜杠青年”,46.3%的受訪青年想成為“斜杠青年”,21.4%的受訪青年不想,還有21.2%的受訪青年說不好。
80后李青目前在北京一家國企工作。和梁宇一樣,李青也有許多業余愛好,喜歡看書、旅游、研究廚藝,但她並不認為自己是“斜杠青年”。“我不會把這些愛好發展成為職業,因為我覺得職業需要更高的水准、投入更多的精力”。
談到“斜杠青年”,還在北京讀大學的趙客,則是興趣滿滿。“如果有機會,我也想當一名‘斜杠青年’。我覺得能用斜杠的方式介紹自己的人都挺厲害的,有計劃、有條理、敢於創新”。
對於“斜杠青年”,你有什麼看法?52.8%的受訪青年覺得“斜杠青年”充滿活力朝氣,敢於挑戰﹔46.0%的受訪青年認為這是新業態下的多元職業選擇﹔32.0%的受訪青年認為多重職業是浮躁、不踏實的表現。其他觀點還有:想當“斜杠青年”需要有計劃和自我管理能力(29.6%)﹔“斜杠青年”往往什麼都做卻什麼也不精(26.6%)﹔要做好第一職業再探索其他職業(26.1%)﹔人的精力有限,應當術業有專攻(24.7%)以及隻有少數人才能成為“斜杠青年”(13.5%)等。
李青覺得如果第一職業做得好,同時對其他方面也有研究,可以將其發展為第二、第三職業,“但如果只是略有涉獵,便好為人師,恐怕會適當其反”。
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行政管理系副教授蔣建榮表示,很多年輕人喜歡用“斜杠青年”的方式稱呼自己,這說明他們有很多的興趣。再加上一些職業有不錯的社會聲望,年輕人為了實現自己的職業價值,就會開展某些兼職。於此同時,他們也能從中獲得一些認同感和歸屬感。
“斜杠青年”有哪些優劣勢
在梁宇看來,“斜杠青年”可以感受更多的職業,“在這一過程中可以將個人興趣向專業化的方向發展,同時也可以有更多的職業選擇”。
“作‘斜杠青年’不僅可以充實生活,還能接觸到更多的人,有時還能掙點外快,何樂而不為呢。”趙客說。
對於“斜杠青年”的優勢,56.7%的受訪青年認為是高效利用時間,充實生活﹔52.0%的受訪青年覺得可以接觸不同人群,拓展人際關系圈﹔46.3%的受訪青年認為職業體驗更豐富,選擇更多樣。其他的優勢還有:賺取更多的經濟收入(45.5%)﹔興趣專業化,全面發展和提升自身能力(33.7%)以及減少單一職業的枯燥,獲得更多的生活樂趣(24.8%)等。
不過“斜杠青年”也面臨著一些問題。調查中,45.5%的受訪青年指出“斜杠青年”往往每份工作都是“半吊子”,沒有一項突出的技能﹔40.1%的受訪青年認為“斜杠青年”會增加職業規劃的迷茫感﹔40.0%的受訪青年覺得“斜杠青年”的工作缺乏保障。此外還有:要平衡各職業間的關系,浪費時間和精力(39.8%)﹔收入不穩定(27.9%)以及投入到每項工作的時間少,影響工作質量(27.5%)等。
李青覺得,“斜杠青年”雖然涉獵廣,但容易缺少一項過硬的技能,對職業選擇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而且,他們還要協調分配到各個職業上的時間,這樣會牽扯不少精力”。
蔣建榮認為,年輕人在追求社會認同的同時,希望和別人有不同之處,所以他們在已有職業的基礎上開展兼職,這是很好的現象。“另外,職業也需要解決生存問題。如果‘斜杠青年’有自己的主業,能解決生存問題,那麼副業能讓生活更加豐富。但是如果都是兼職,則會有一定風險”。
蔣建榮說,既有一個做得好的領域作為主業,同時兼顧興趣的方式是值得推薦的。“如果沒有主業,全是兼職,可能流於一種被興趣牽著走的狀態,這是比較令人擔憂的。年輕人還好,但隨著年紀越來越大,可能就會出現問題”。
“‘斜杠青年’未來發展如何我不敢確定。”但李青認為,如果沉浸在作“斜杠”中,容易浮躁,也不利於獲得穩定的生活保障。
對於“斜杠青年”的未來,梁寧則持有樂觀態度。“如今大家的就業觀、擇業觀已經和之前不同了。在有一份職業的同時,發展多種愛好作為副業,我認為很正常”。
調查中,38.2%的受訪青年看好“斜杠青年”的發展,23.0%的受訪青年不看好,還有38.8%的受訪青年說不好。
受訪青年中,33.8%來自北上廣深,37.0%來自其他省會城市或直轄市,20.5%來自省會城市以外的地級市,5.7%來自縣級市,3.0%來自鄉鎮、農村及其他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