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發布的《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年度報告(2018)》顯示,2017年中國共享經濟市場交易額約為49205億元(人民幣,下同),比上年增長47.2%。未來五年,中國共享經濟有望保持年均30%以上的高速增長。
這份報告是由中國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和中國互聯網協會分享經濟工作委員會在京聯合發布的。
2017年6月8日,民眾在北京街頭掃碼租用一款“土豪金”色的酷騎共享單車。 中新社記者 楊可佳 攝
報告顯示,2017年非金融共享領域交易額為20941億元,比上年增長66.8%﹔共享經濟領域融資規模約2160億元,比上年增長25.7%。
從社會參與人數看,2017年中國參與共享經濟活動的人數超過7億人,比上年增加1億左右。參與提供服務者人數約為7000萬人,比上年增加1000萬。
從融資結構看,2017年中國共享經濟融資規模約2160億元,比上年增長25.7%。交通出行、生活服務和知識技能領域融資規模位居前三,分別為1072億元、512億元和26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3.2%、57.5%和33.8%。
從就業情況看,2017年中國提供共享經濟服務的服務者人數約為7000萬人,比上年增加1000萬﹔共享經濟平台企業員工數約716萬人,比上年增加131萬,佔當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的9.7%,意味著城鎮每100個新增就業人員中,就有約10人是共享經濟企業新雇用員工。
報告充分肯定了中國共享經濟在創新創業方面取得的成就。在市場需求復雜以及行業競爭加劇的雙重驅動下,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共享經濟領域的應用不斷深化,引領共享經濟在優化產品服務、保障交易安全以及智能化輔助決策方面形成新的創新體系。
在創業方面,截至2017年底,全球224家獨角獸企業中有60家中國企業,其中具有典型共享經濟屬性的中國企業31家,佔中國獨角獸企業總數的51.7%。
報告指出,當前中國共享經濟發展仍然面臨諸多挑戰。法律法規不適應、公共數據獲取難、統計監測體系亟待建立等共性問題依然存在,2017年用戶權益保護難題進一步凸顯,新業態發展與傳統的屬地管理、城市管理以及理論研究滯后間的矛盾更加突出。
報告預測,未來五年,中國共享經濟有望保持年均30%以上的高速增長。共享經濟將從起步期向成長期轉型,共享產品和服務的領域將越來越廣﹔平台企業間的競爭將日趨激烈,行業並購將越來越多,精細化運營將成為企業競爭焦點。
針對共享經濟發展趨勢的特點,報告認為農業、教育、醫療、養老等領域有可能成為共享經濟的新“風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