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網訊 以管理創新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培育出一批具有創新能力的排頭兵企業,探索形成了一批企業管理創新成果。
2018年3月29日,中國企業聯合會發布205項國家級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自1990年以來,中國企業聯合會共審定並發布了24屆、3050項國家級企業管理創新成果,形成了國家級、地區和行業級、企業級的成果審定推廣體系,對推動各類企業不斷深化改革、加強管理、促進創新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企業管理創新成果呈六大特點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原副主任、黨委副書記,全國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審定委員會主任邵寧將這批企業管理創新成果概括為六大特點:
一,開展個性化定制,打造獨特競爭優勢的產品和服務﹔
二,開展柔性化、開放式的人力資源管理,靈活構建創新創業配套機制﹔
三,推進“智能+”賦能各行業,積極探索智能制造與智慧管理﹔
四,產業鏈、生態圈協同發展,共享發展成果﹔
五,充分運用市場化手段,繼續推動結構調整、轉型升級﹔
六,把握“一帶一路”建設機遇,進一步推進國際化經營合作。
從消費者出發,打造管理新生態
緊緊圍繞需求,開發“打動人心”的產品,打造創新生態鏈、設計生態鏈,創新成果中,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引人關注。
設置工業設計中心,在內部實現研究機構與產品研發、生產等部門的無縫合作,對外與消費者、同行、供應商、社會組織廣泛合作,打造設計生態鏈,推動工業設計外延發展。通過反復探索,小米工業設計部門形成了“合理的簡約設計”的品牌風格,助力企業累計推出數百款產品,其中很多產品憑借卓越的工業設計和極致性價比成為爆款。小米及生態鏈產品累計獲得國內外工業設計大獎110 余項,在國際工業設計領域確立了領先地位,使工業設計成為小米產品體系的核心競爭力。
積極向服務型制造轉型,產品與服務相互融合、促進,北汽探索受到廣泛關注。
北汽集團向服務型制造轉型升級是一大亮點。主動適應汽車消費領域呈現的新需求,將汽車制造商定位轉變為出行解決方案供應商,圍繞出行場景,開展出行服務,以多個關聯性服務業務以及創新型產品獲取市場數據,通過大數據與智能化技術實現產品、服務、制造各個環節的大數據互聯互通,以大數據等智能化手段分析數據、發現需求,以智能制造、個性化定制等手段落實並滿足需求,實現服務與制造相互促進,產出與利潤均邁入新的增長階段。
內蒙古鄂爾多斯羊絨集團公司的三上三下”的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是一大亮點。
針對不同層次消費需求,全新設計了四大差異化品牌,構建了四個品牌區隔經營、有效協同的運營管理體系。以企劃為指揮中樞創立“三上三下”的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通過多次階段性的多方溝通會議來打通從商品企劃、開發執行、組貨買貨,再到終端銷售的整個鏈條,實行柔性化生產、精益化管理、差異化營銷,成功實現由單一品牌向多品牌經營的轉型。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根據軍工企業的特點,搭建面向企業內部員工的雙創平台和面向外部雙創的工業互聯網平台,打造“制造與服務結合、線上與線下結合、創新與創業結合”的雙創模式,實現全產業鏈各環節業務的高效聚合,打造“制造與服務結合、線上與線下結合、創新與創業結合”的新業態。
協同推進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江平以“推動管理創新與科技創新緊密結合”為主題發表演講。王江平認為,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都是創新的重要內容,必須要協同推進。企業應利用管理創新完善管理規范,實現最優的效率,更好服務於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和產業化。企業在推進管理創新的實踐中,要構建三者協同的創新體系,多維度的創新融合發展,從而培育出核心競爭力,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實現延續性、系統性、全方位高質量的發展。 要有立足世界科技創新潮頭的魄力和勇氣
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企業聯合會會長王忠禹出席並演講。王忠禹認為,當前,我國技術整體上已經邁入到了自主創新為主的新階段,這種情況下企業再期望大規模引進國外正在使用或儲備的先進技術已經不現實,必須靠自力更生、自主創新。要主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布局創新,“具有立足世界科技創新潮頭的魄力和勇氣,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努力攻克更多前瞻性、原創性、顛覆性的技術和產品,切實增強原始創新能力。”而其中,載人航天、深海探測、高速鐵路、特高壓輸變電、新一代移動通訊、華龍一號等就是這方面的典型代表。
中國企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朱宏任表示,第24屆全國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涉及到企業管理主要領域,體現了當前企業管理的新趨勢,為政府有關部門制定相關政策提供了參考,為企業提供了可學習和借鑒的成功經驗,為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建立科學研究與教學提供了現實案例。希望充分發揮成果示范作用,結合成果審定和推廣活動,加強企業管理創新、經驗總結和相互交流,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文�宋明霞 繆榮 高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