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創投

多措並舉完善“創新生態系統”

鄧中豪 付光宇

2018年06月05日08:18  來源:經濟參考報

  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龔克等專家認為,中國人工智能科技與產業發展已處於全球的第一梯隊,未來的競爭關鍵在於創新生態系統建設。

  一是加強基礎研發。中國科協主席萬鋼認為,中國人工智能的發展優勢是發展的速度和應用的廣度,而短板是基礎研究的深度和原始創新的能力。而原始創新能力源於基礎研究,成於產學研融合一體化的技術創新。人工智能是計算科學和認知科學的結合。許多基礎知識還沒有掌握,要正視認知科學的基礎知識,研究系統和行為的深規律,用新的理論來指導新的發展。

  萬鋼建議,人工智能的重大項目要加大對基礎研究,核心技術和系統重塑的投入,也要關注量子計算和類腦智能等學科交叉,探索新規律,創造新的理論。同時,創新產學研融通的合作和共享方式,發揮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技術創新中心的融通聚合作用,使基礎研究的成果能夠源源不斷地流向產業發展的前沿。

  二是強化應用牽引。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建議,加快人工智能技術成果轉化,圍繞深度學習、智能算法、智慧芯片等關鍵環節,進一步加強技術攻關和產業協同,提升產業創新力和競爭力。促進傳統行業加速智能化轉型,加快人工智能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探索和實踐。徐南平建議,加強人工智能應用示范,探索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新模式,以大規模應用促進技術升級。

  用友網絡董事長兼CEO王文京認為,企業仍是科研創新最重要主體。他建議,以企業為主導,加強產學研結合,對底層技術堅持研究、投入。通過市場應用拉動研發,驅動底層技術和基礎理論上的突破。在加強自主研發的同時,堅持走開放和合作之路,共同形成全球化的主流技術。

  專家建議,將培育智能產品作為人工智能與制造業融合的重要牽引。充分發揮我國市場規模優勢,通過智能產品創新發展,為制造業創造更多市場和需求,聚焦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服務機器人、智能無人機、視頻圖像身份識別、智能語音交互系統等重點產品。

  三是強化開源平台。萬鋼認為,近年來,人工智能的技術之所以能夠快速拓展到各個方面並取得一定成果,構建開源開放的共享平台、服務於產品開發、營造產業的生態是關鍵的抓手。鑒於開源平台的公益性和社會性,需要政府部門來制定法規,加強監督服務,同時給予開源平台以財政補助,維護開源平台的健康發展。建設開源平台的領軍企業和院校都要通過優化合作方式、提高質量、創新商業模式來共同構筑好產業生態,系統推進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四是培養、引進人才。萬鋼認為,近年來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企業並購浪潮迭起。要繼續實施頂級專業戰略,瞄准人工智能科技的前沿來通過大項目、大視野、大平台,廣泛地吸引全球頂級專家加盟參與,培養造就具有國際人才的戰略性隊伍、領軍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打造人工智能的學術和科技高地。

  萬鋼建議,理順企業、院校間人才交流的體制和機制,構建企業與院校之間的學術通道和交流平台,讓企業參與高校院所的基礎研究,同時也要把企業的創新技術和實驗經驗傳授給學生。系統培養人才開發平台,培養跨學科、跨行業的人工智能學院,培育工程技術人才,有條件的職業教育機構也要著手培養人工智能的實用性技術人才,使他們成為大國工匠。

  阿裡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認為,對現有人才的教育,要關注“90后”等青少年群體,應從中小學時期就開展人工智能相關知識的教育。

  業內人士建議,加大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力度,選擇若干高水平大學設立人工智能研究與培訓中心,加深與機械、設計、醫療、電信、經濟、城市規劃等相關應用領域合作,加強與計算機科學、神經科學、認知科學、心理學等相關知識體系融合互動。

  五是強化安全保障。360集團董事長兼CEO周鴻祎認為,網絡安全已經進入“大安全時代”,利用技術讓世界更安全是人工智能領域的一大命題。面對新的威脅和新的挑戰,需要發展大的產業生態與合作。

  專家認為,在當前人工智能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必須認真考慮到未來行業管理措施的制定與實施。人工智能開發者在收集和使用數據的過程中,需要採取適當的技術手段保護個人隱私安全,防止個人信息的泄露、篡改及損毀。

(責編:陳鍵、賴悅)

深度原創

特別策劃

    第二屆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戰“疫”內容科技大賽 首屆人民網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網內容科技創業創新長三角決賽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