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小米集團在香港發布2018年第二季度業績,同時也是小米上市后首份財報。小米於2018年第二季度取得收入人民幣452億元,同比增長68.3%。經調整利潤同比增長25.1%,達到人民幣21億元。上半年小米營收為796億元,同比增加75.4%,經營利潤為虧損42.28億元,經調整利潤為38.16億元。
值得注意得是,小米二季度行政費用大幅增長,達到104億元,遠高於去年同期的2.28億元。小米CFO周受資介紹,小米第二季行政費用包含了99億元上市前股權激勵開支,為一次性開支。
在業績溝通會上,周受資重點介紹了小米的海外擴張策略,以及IOT業務的發展。周受資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小米未來還會有大家電新品,這塊還有更多機會。
預計全年調整利潤達90億元
從財務數據上面來看,上半年,小米收入為796.4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5.4%﹔毛利為99.53億元,同比增長57.7%﹔經調整利潤為38.16億元,同比增長62.2%。西南証券分析師陳杭告訴記者,按照小米目前的調整后利潤預測,小米全年有望調整利潤達到90億元。
在毛利率方面,小米集團毛利率由2017年第二季度的14.3%降至2018年第二季度的12.5%。這其中主要系小米智能手機、IOT與生活消費產品相關收入毛利率的降低。周受資介紹,目前小米產品組合對毛利率沒有直接影響,近期匯率波動對小米造成一定影響。
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小米經營利潤虧損數據為42.28億元,而去年同期經營利潤為56.14億元。成本方面,小米猛增的行政費用受到市場的諸多關注,特別是大額的股權激勵。
小米二季度行政費用大幅增長,達到104億元,遠高於去年同期的2.28億元,也遠高於一季度的4.7億元。小米CFO周受資介紹,小米第二季行政費用其中包含了99億元上市前股權激勵開支。
小米在此次財報中披露,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三個月,小米員工的薪酬開支總額(包括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為人民幣116.42億元,較先前截至2018年3月31日止季度增加666.3%,主要是由於2018年第二季度一次性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人民幣99億元。
小米集團CDR招股書中顯示,2018年4月,小米向雷軍控制的Smart Mobile Holdings Limited以1599美元的對價發行63959619股B類普通股。該次股權激勵確認98.27億元股份支付費用。小米相關人士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確認,財報內的99億元激勵對象為雷軍。
而數據顯示,發放給雷軍的股票對應的一次性股份支付費用,以及其他已發放的股票期權、限制性股票在未來年度預計攤銷費用,合計約為154.8億元。這也意味著一段時間內這將都在小米財報中出現,影響小米表上利潤數值。
小米手機平均單價漲了近百元
在營收結構上面,小米手機收入依然佔主導地位,佔到了全部收入的67.4%,較去年比例有所下滑。IOT與生活消費產品的收入佔比由去年的18.9%提高到22.9%﹔但互聯網服務的收入由去年同期的9.0%略微下滑至8.8%。
具體到智能手機業務上,2018年第二季度,小米手機銷量達3200萬部,同比增長43.9%,營收為人民幣305億元,今年一季度這一數值為219億元。小米手機業務營收的增加,主要是由於智能手機銷量增加以及2018年第二季度美元兌人民幣和印度盧比的升值。
依靠紅米等入門級產品帶來龐大的用戶群,小米一直想要往高端市場有進一步的發展。記者注意到,從披露的數據來看,今年第二季度,小米智能手機的平均售價為每部人民幣952.3元,2017年第二季度為每部人民幣863.8元,均價增加了89元。小米在財報中解釋,平均售價增加主要是由於MIX 2S及小米8等中高端型號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強勁。
近來OPPO、小米在印度以及歐洲市場積極擴張,成為中國手機企業尋求新增長點的另一極。二季度內,小米國際收入同比增長151.7%至人民幣164億元,佔集團總收入提升到了36.3%。對於小米手機海外擴張的策略,周受資在業績會上表示,印度移動互聯網用戶群正在快速增長,全球互聯網公司在印度賺錢都可以實現,小米在印度已經上線了小米視頻服務,包括短視頻以及長視頻。
談及歐洲市場,周受資介紹小米剛剛進入歐洲市場,所以增長速度看起來非常快。數據顯示,小米在西歐市場營收同比增長了2700%。周受資此外還介紹,之前五月份與李嘉誠旗下的長和的合作,主要圍繞歐洲運營商的合作。
互聯網服務方面,小米2018年第二季度該業務收入為人民幣40億元,去年同期為24億元。周受資介紹,這其中主要得益於小米廣告業務的增加,二季度小米廣告業務收入佔到了25億元。
小米集團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業務第二季度營收人民幣104億元。周受資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小米未來還會有大家電新品,這塊還有更多機會。記者注意到小米進軍電視領域已經五年有余,不過空調、冰箱、洗衣機領域尚未有更多話語權。
對於小米未來有沒有擴大IOT平台開放的計劃?周受資介紹,去年已經開放,並非隻有生態鏈企業加入了小米的IOT平台,已經有很多第三方加入,比如飛利浦。對於IOT平台平台是否對格力、美的等開放,周受資表示,歡迎任何一家公司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