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創投

爆款頻出激發互聯網創意時代

滕軍偉 等

2018年11月27日08:40  來源:經濟參考報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3》的播出,讓章丘鐵鍋一夜爆紅,訂單甚至排到了兩年后﹔北大清華的高材生一次偶然甚至是有些意氣用事的決定,卻將“爸爸的選擇”這個國產紙尿褲品牌打造成了一款年銷售額超5億元的“網紅”產品,並開始向世界500強的目標挺進﹔通過抖音、快手、自媒體公號等傳播平台,一批美食店被帶火,成為“網紅”……

爆款產品的頻繁出現,正在驅動我們進入一個全新的創意時代:在產品極大豐富的今天,個性化和對極致的追求早已成為鮮明的社會標簽,品質、性能和用戶體驗開始變得越來越重要。同時,互聯網的開放、協作、共享、去中心化等特性也快速釋放了人們的創造力,使我們能夠超越時間、空間和物理的限制,讓一切變得可能。

當然,爆款產品的流行,不僅與商品經濟的發達和市場繁榮有著直接關系,更是產品本身獨特魅力的體現:章丘鐵鍋一“鍋”難求的背后,証明了工匠精神的價值﹔正是對極致的追求,讓習慣了日本花王、美國寶潔幫寶適的消費者,開始選擇“爸爸的選擇”這樣一個陌生的國貨品牌﹔而那些吸引眾多網友慕名前來“打卡”的“網紅”美食之所以能長盛不衰,憑借的也是過硬的品質和良好的服務。

網紅紙尿褲“爸爸的選擇”位於北京的研發中心。記者 張超 攝

章丘鐵鍋:匠人精神受追捧

記者 滕軍偉/濟南報道

2018年春節,隨著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3》(以下簡稱《舌尖3》)的播出,章丘鐵鍋一夜爆紅,甚至一鍋難求。大半年過去了,記者在當地調查發現,章丘鐵鍋仍是市場上的香饃饃,在《舌尖3》中“露臉”的“臻三環”“同盛永”鐵鍋,部分訂單已經排到兩年后。

一夜爆紅 “章丘無鍋”

“歷經12道工序,18遍火候,經受三萬六千次鍛打,方得一口好的章丘鐵鍋。”《舌尖3》播出后,章丘鐵鍋這一“神器”迅速走紅朋友圈,繼而引發搶購熱潮。

紀錄片中提到的章丘鐵鍋“臻三環”“同盛永”傳承人之一劉紫木告訴記者,播出當晚,幾十分鐘內消費者在網上就把他們庫存的2000多口鐵鍋搶光了。短短數日內,更有數十萬口鍋的訂單“砸”向他們,其中一半訂單來自海外。

而此時,劉紫木卻下架了所有商品,並把網店關閉,直到3個月后才重新上架。“手工鐵鍋產量每年有限,無法滿足近期出現的數十萬口鐵鍋訂單,關閉網店是為了維護品牌的純真性。”劉紫木告訴記者。

章丘區位於山東省濟南市,這裡鑄造產業歷史悠久,早在唐代時冶鐵、制鐵已居全國前列,元末已發展成為著名的“鐵匠之鄉”。據史料記載,“同盛永”手工鍛打的鐵鍋因工藝精湛、深淺合適、翻炒順手,享有“鍛打三萬六千錘,勺底錚明顏色白”的美譽。

2014年,章丘鐵鍋技藝傳承人找到劉紫木,重新打造“臻三環”“同盛永”傳統手工鐵鍋,使這一瀕臨失傳的技術重現江湖。針對章丘鐵鍋的一夜爆紅,劉紫木顯得很平靜,他說:“其實在紀錄片播出之前,章丘鐵鍋就很火了。高峰時曾經3個月賣了6000口,2015年就開始脫銷斷貨,有些訂單要排到5個月后。”

喜憂參半 行業亂象要整頓

章丘鐵鍋火了以后,各種品牌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以次充好、假冒偽劣等行業亂象也隨之出現。記者在天貓等網店上搜索“章丘鐵鍋”,顯示有近7萬種商品,價格從幾十元到數萬元不等,但幾乎無一例外標明“手工鍛打、三萬六千錘”等字樣。

據章丘區經濟和信息化局、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原來全區手工鐵鍋企業不到10家,現在加工業戶有59家,甚至不少外省的企業也在生產章丘鐵鍋。章丘區經濟和信息化局重點項目辦主任蘇長杰說:“鐵匠世家傳統手工藝人非常稀缺,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有的企業為了提高生產效率,用機器鍛造代替手工,100多元就能買到一個,而手工鍛造的最便宜也得三四百元。”

劉紫木對行業亂象也深惡痛絕。他告訴記者,章丘鐵鍋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其技藝核心就是冷鍛工藝,即鐵匠用錘子把鐵器敲打成型,經過反復錘打的鐵鍋內壁上可以隱約看到斑駁錘印,卻又摸不出來。“那些機器沖壓出來的鐵鍋,隻能說是在章丘生產的鐵鍋,而不是《舌尖3》中的章丘鐵鍋。”

蘇長杰說,當地已經成立章丘鐵匠手工藝行業協會,規范行業生產經營,注冊申報地理商標標志,制定產品標准。經過治理整頓,目前章丘區內的市場基本步入正軌。

回歸初心 匠人精神受追捧

記者了解到,因為環保政策等原因,章丘鐵鍋的制作工藝也發生了變化,如過去熱鍛是用煤火把鍋坯鍛造成型,現在改成電或天然氣加熱,但在關鍵的冷鍛階段,仍堅持手工錘打。記者在“臻三環”“同盛永”生產車間看到,鐵錘錘打鐵鍋的叮叮當當聲震耳欲聾,頗為壯觀。

劉紫木說,前幾年,他們幾乎挨家挨戶尋找會打鐵鍋的鐵匠。公司最初隻有幾名打鐵師傅,年產量不過幾千口鍋。后來,企業逐漸把當地的打鐵師傅聚集起來,並請老師傅進行培訓,如今打鐵師傅已有100多人,每年能打幾萬口鍋。

按照鐵匠師傅的水平,劉紫木將鐵匠師傅分為三個等級:一環級、二環級、三環級,其中三環級師傅年收入相當可觀。劉紫木還根據師傅的等級不同,給予他們墊資或不同的優惠條件,讓師傅自己開店或和代理商在全國一起開店,讓消費者看到匠人本人。“把利讓給師傅,這是對匠人的肯定,讓他們的價值得到體現,把好的東西傳承下去。”

蘇長杰也表示,希望通過章丘鐵鍋的熱銷,使更多的傳統手藝人能夠獲得更加可觀穩定的收入,使更多的年輕人願意學習傳承這門精湛技藝,進而對傳統文化形成了更好的保護、傳承和推廣。

“網紅”美食:留住流量“招”很多

記者 陳藝丹 周穎/廣州報道

“網紅”之風刮到美食界。抖音點贊破百萬、排隊等位三小時……當下,通過抖音、快手、自媒體公號等傳播平台,一批美食店被帶火,成為“網紅”。這些“網紅”美食店中既有傳統老字號,也有新派特色店。“網紅”美食何以走紅?網絡帶來的巨大流量,給美食店的經營、管理帶來哪些變化?熱潮過后,它們如何可持續發展?記者在有“美食之城”之稱的廣州進行了走訪調查。

廣州荔灣區,一個尋常街區的巷子裡,“荔林食店”這家十幾平方米大的小食店面本不起眼。然而,在抖音上,卻有眾多網友慕名前來“打卡”,品嘗並上傳自發拍攝的“網紅”美食——龍蝦面,一碗傳統湯面之上蓋著一整隻惹人眼球的超大龍蝦。

記者瀏覽有關該店的抖音視頻發現,許多網友享受邊吃邊“創作”,或將龍蝦與自己的臉比大小,或展示“拆剪”龍蝦的過程。配上音樂,整個視頻既有趣,又讓人充滿食欲。

回憶起“荔林食店”的走紅,黎老板娓娓道來。作為廣州市第一代個體戶,老黎的店經營傳統廣式美食,上個世紀80年代開店,最初做拉腸粉、瀨粉、柴魚花生粥,主要做的是街坊生意。

“做龍蝦面大概是一年多前,完全是機緣巧合。真的沒想到自己的店會因為龍蝦面走紅網絡。”老黎說,自家店面以豬雜、手打魚滑還有牛的各個部位作為主要食材。店面曾搬遷到番禺區,那邊河鮮更多。后來店面再遷回到荔灣城區,琢磨著可以從番禺收新鮮的河鮮、海鮮回來,讓老街坊也能經常吃到新鮮的食材,於是創新菜品打造了龍蝦面。

“抖音的效果很強大。有段時間,店門口突然就開始大排長隊,太陽天雨天都有客人來排隊,大部分是年輕人。后來才知道有食客將我們的出品上傳到抖音,在抖音上火了。”老黎說。

回過頭來看走紅經歷,老黎認為,既是個意外,又不完全意外。自己做這一行做了幾十年,也在精益求精、與時俱進,一點一滴積累口碑。“比如我們堅持用生滾的做法,保留食材的鮮味。番禺那邊有很多古靈精怪的食材,我們也想著怎麼把這些食材融入到菜品創新中。龍蝦是非常高檔的食材,但我們把高檔食材做得更親民,讓老百姓不用出入高檔酒店也能吃到龍蝦。”

小店變身“網紅”店,也給老黎帶來了經營上的挑戰。等位時間長、上菜不夠快、餐位不足等是要面對的新情況,尤其招牌龍蝦面銷量的大幅增加,也給供應帶來難題。

老黎也嘗試很多“招”。以前嘗試過預訂的方法,“寫了一堆單,又要找人逐個跟單,搞得廚房爆滿,有的時候還要改單,單子易亂添麻煩不說,出錯菜品,我會覺得對不住特意來的客人。”老黎說,現在干脆不接受預訂,所有客人先到先得,售完為止。

做了幾十年街坊生意的老黎,對小店走紅十分淡定。“網紅的熱潮是一時的,比起是不是網紅,我更注重的是出品和長期的口碑。畢竟我們店發展到現在靠的是新鮮的食材、獨特的口感,是真的用心為食客做一道好的菜品。”

與“荔林食店”的走紅不同,位於廣州市天河區的“MATE MATE咖啡廳”一開始就走網紅路線。店內以粉紅色為主調,加上波波池、娃娃機等充滿“少女心”的主題設計,這股“粉紅潮”在開業初期就吸引了許多美食公號博主前來打卡。

2017年,大四還未畢業的CICI就與男友共同創立了MATE MATE的第一間店。開業第三天店面就開始“火爆”,很多客人來店裡拍照打卡,有客人甚至留言“想在店裡的每個角落拍照”。

高顏值、少女心、適合拍照打卡……與老黎不同,CICI一開始就進行網紅店品牌化探索,認為網紅店應該找准自己的定位和發展方向,並不斷創新。而這種年輕化、品牌化理念也延展到店面風格以及產品的設計。

CICI介紹,不到兩年,MATE MATE在廣州已經成立了三家門店。首家店的主題是“粉紅游泳館”,后續開了一個將真實沙子放於咖啡廳的“沙灘店”,今年還新開了集咖啡、酒吧、展覽為一體,內設15個藝術展的“琶醍店”。三間不同主題的咖啡店,融入了如荒漠、太空、更衣室等創意藝術元素,貼近年輕人喜好。

“我們正在通過不定期主題場景更換、新品研發、前沿流行信息傳播,不斷地創造品牌的熱度。”CICI說,希望人們提到MATE MATE,不僅僅認為它只是一家可以打卡的網紅咖啡店,而是更多地去了解品牌、喜歡它展現出來的藝術價值理念。

採訪中,記者感受到,無論是老街道小食坊“一日走紅”,還是靠獨特風格與精准品牌定位走紅,消費者對美食店的個性化、品牌化的需求與日俱增。商家除了借助網絡,打響品牌,產品過硬、服務夠好才是根本。

“爸爸的選擇”:從爆款紙尿褲起跑

記者 張超/北京報道

2000年,王勝地從河南農村考入北京大學化學系。站在未名湖邊的他不會想到,18年后,他正在與隔壁清華大學的同學創業紙尿褲公司,並成功將“爸爸的選擇”這個國產紙尿褲品牌打造成一款年銷售額超5億元的“網紅”產品。

北大清華高材生選擇做紙尿褲

王勝地說話的時候偶爾還會有家鄉口音,語速還特別快,看起來像一個專研物質成分的“學究”。談起“網紅”經濟,他又深諳互聯網與社交的精髓。

“選擇做紙尿褲非常偶然,甚至是意氣用事。”王勝地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2013年,他經常往返中美之間,自然會有朋友找他代購。他沒想到,有一個親人讓他代購紙尿褲。

“區區一個紙尿褲,國內不是沒有,背著也不雅觀,為啥要代購?”王勝地自問自答:“因為品質和信任。”

他調研發現,親戚朋友都對日本“花王”紙尿褲非常認可,其安全性和舒適度得到用戶驗証。直到他創業之后,還有一篇網紅文章把日本的馬桶蓋美化得甩“中國制造”幾條街的樣子。

他說當時有些賭氣,還有一腔報國的熱血。 “一個好漢三個幫”。畢業於清華大學的同學也曾為選擇奶粉和紙尿褲焦慮過。

中國最著名學府培養出來的高材生們一拍即合,要做紙尿褲的民族品牌。“爸爸的選擇”誕生了。

“網紅”產品長盛不衰靠質量

無論是北大清華高材生還是“爸爸的選擇”這個直白的品牌,對於一個紙尿褲產品來說,本身自帶流量,但是王勝地說,網紅產品靠流量不如靠質量。

2014年,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尤其是研發投入。

王勝地重金千萬從國外引進先進設備成立了卷福實驗室。兩年后,即2016年10月,公司對外首次開放旗下的位於北京市朝陽區的實驗室,一片紙尿褲在實驗室的秘密開始公開。研發之初,前寶潔高管曹倩女士擔任首席科學家,測試了全球300多種原材料,13種高分子新結構的開發,片料打樣用了40多萬片。

王勝地對產品質量要求精益求精。有一次,王勝地處理了200萬元的不合格品,銷毀了幾卡車的產品。公司有近50%的經費都花在了研發上。一款紙尿褲申請9項國家專利。

因為研發投入大,公司融資也沒有跟上。王勝地就把自己在北京二環邊上唯一的房產出售了。有網友質疑說,就賣套北京房子的投入能研發出什麼好產品。

王勝地沒有回應,用行動証明。今年7月,我國著名化學家、時任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教授見証下,王勝地向北京大學捐資設立“王勝地校友發展基金”。母校能給王勝地的不僅僅是一段關於青春的記憶。

此外,在日本神戶,“爸爸的選擇”設立了第一個海外研發中心,醫學博士李興擔任日本分公司負責人。走進“花王”的故鄉,王勝地還在為質量“較勁”。

企業要有能點燃員工和客戶的精神

從河南奮斗出來的年輕人似乎永遠會帶著一種拼搏的使命感。王勝地說,他唯一的資源就是肯拼,去點燃員工和客戶。

酒香也怕巷子深,打開市場是一塊硬骨頭,得拼。在日常洗護、個人護理、母嬰護理等日化領域,國人很少會選擇國貨。習慣了日本花王、美國寶潔的幫寶適,消費者怎麼會選擇一個陌生的國貨品牌?

在公司成立之初的一年裡,王勝地風雨兼程,全國各地出差,先后拜訪了上千家母嬰店。母嬰店老板們面對從北京千裡迢迢趕過來的小伙子是有質疑的,肯定日本、美國貨好賣。王勝地不厭其煩的向他們展示“爸爸的選擇”高性能吸水性和透氣性,並進行現場演示和檢測,就這樣被一家家“磕下來”。

去年,一家知名社交電商平台上出現了大量假冒“爸爸的選擇”紙尿褲的商家。因為這款產品太火了。

這麼網紅紙尿褲的流量不僅僅靠創始人,還有很多“自來水”。卷福實驗室、神戶研發中心,這些讓外界充滿好奇的地方,都被王勝地開放了,接受公眾各界包括母嬰、傳媒、影視、達人及寶媽參觀。

王勝地說,日化行業已經很多網紅國貨,但是缺少一批像華為那樣的企業。“紙尿褲只是我的起點,‘爸爸的選擇’向著世界500強的中國日化企業挺進。”王勝地說。

最美海島變形記:“垃圾”海灣變身“網紅”度假地

記者 林超/福州報道

因為4年前的一次生態轉型,福建省福鼎市崳山島月亮灣從人跡罕至的“垃圾”海灣,變身當前的“網紅”度假勝地。月亮灣所在的魚鳥村芒垱自然村僅有村民近百人,國慶期間卻接待了游客近1.2萬人次,帶動當地綜合經濟收入50多萬元。

近千米長的海岸彎成一抹完美的月牙,月亮灣因此得名。這裡青山環抱、碧濤拍岸,日落時的金色沙灘尤其令人流連忘返。但在村民楊思應給記者展示的幾張照片上,4年前的月亮灣仍堆滿了塑料、漁網、泡沫等垃圾。

“當時周邊到處是荒山野地,海浪帶來的垃圾在沙灘上堆了兩三米高。后來光清理垃圾就花了好幾個月,動用了好幾輛挖掘機,花費數十萬元。”楊思應說。

2005年,崳山島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中國十大最美海島之一,島上月亮灣的地理資源得天獨厚,但由於缺少開發和保護,鮮為人知。魚鳥村支書鄭守銀回憶:“當時僅島中心有一個景區,游客上午9點上島去景區看看,下午1點就返程了,並不會到周邊村子轉轉。海島是不是‘最美’村民也沒什麼興趣。”

月亮灣之變,始於村民發展理念之變。鄭守銀說,村民長期以捕魚為生,誰也沒有想過能“把生態當飯吃”,月亮灣一度被“埋”在垃圾之下。直到2014年,由於過度捕撈,漁業資源日漸枯竭,漁民們才不得不開始考慮轉型。

2014年底,芒垱村成立了崳山蔓丹農業專業合作社,全村約700畝土地林地全部流轉到合作社,全體村民都成為社員。當選為合作社理事長的楊思應介紹,村民們都想立足海島生態和旅游資源,集中力量發展“漁農旅”三結合的生態休閑觀光產業。

清理海漂垃圾、種植特色林木、完善基礎設施……在村民們的努力下,月亮灣漸漸露出迷人的一面。不僅美麗的海灘得以修復,而且建成了650多畝集生態種植和休閑觀光為一體的農業園,又為漁民添了一條增收新渠道。

石頭砌成的傳統漁家小屋,退役救生艇改造的特色“船屋”,點綴在樹林間的木屋,露營平台上搭起的各色帳篷……記者採訪時看到,月亮灣這些“告別鋼筋水泥”的特色住宿服務,成了國慶期間游客喜歡在社交網絡上分享的內容。

“海島遠離各種污染,生態是最佳名片,也是我們的金山銀山。”楊思應說。據統計,2017年月亮灣共接待游客達3.5萬人次,直接營收189萬元。村民通過漁家樂、漁耕體驗、特色農產品銷售等增收近130萬元,促進周邊農戶年人均增收5860元,帶動1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

(責編:黃玲麗、張晨)

深度原創

特別策劃

    第二屆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戰“疫”內容科技大賽 首屆人民網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網內容科技創業創新長三角決賽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