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創投

監管層頻發聲 金融科技監管將升級

張莫 實習 汪子旭

2018年11月28日09: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多個監管層人士近期接連發聲,向市場釋放了金融科技監管將升級的信號。一方面,科技手段將被更多運用在監管中,另一方面,對於大型科技公司金融業務的監管將更加嚴格,而且會實時介入。

業內人士表示,金融科技已成為金融資源布局的關鍵領域。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為金融創新和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但一些新技術被扭曲、大型技術公司風險高發等現象也給金融安全帶來巨大挑戰。金融科技監管需要平衡好創新和風險防范的關系。

金融科技風險頻被提及

業內人士曾戲稱,“現在金融業可謂是半個IT業”。金融科技尤其是國內的金融科技正在迅速發展,其一方面重塑了整個金融業的業態,另一方面也帶來了一些新的風險和挑戰。最近,多個監管層和業內人士在公開場合發聲,對金融科技所帶來的相關風險予以警示。

近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李東榮表示,金融科技的發展可為其他產業領域提供具有正外部性的科技應用示范,能夠有效地促進金融科技的產業協同發展,為經濟可持續增長提供更強的內升動力和創新活力。但是,金融科技作為發展過程中的新興模式,也將會帶來一系列新的挑戰。

央行國際司司長朱雋在同一場合也指出,金融科技使金融業面臨挑戰,其所帶來的風險包括信用風險、系統性風險、新的信息安全風險以及原來沒有面臨過的監管套利的風險,從而威脅金融穩定。

“金融科技的影響已經從支付、身份管理、征信、信息安全等金融設施領域逐步深入到風險管理、金融資源配置等核心業務環節。由於具有很大的網絡效應,金融科技公司,特別是一些非傳統的金融服務提供者的進入可能造成更高程度的市場集中。平台型的信息公司如果市場運營失敗或者發生網絡安全事件,更可能引發系統性的風險。”央行研究局局長徐忠近日也表示。他還說,金融科技公司不像傳統銀行業一樣,需要滿足資本充足率等監管要求,這就會產生監管套利,獲得競爭優勢。

央行前行長周小川在財新峰會上表示,在金融科技發展的過程中,技術開發商也包括商業性金融機構可能會出現一些扭曲行為,出現一些對社會不利的現象,也可能過度偏重短期投機,因此需要監管。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范一飛此前在參加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時也曾強調,金融科技挑戰與機遇並存、效率與風險相伴,要堅持正本清源、守正創新,規范引導金融科技健康有序發展。

多舉措推動金融科技監管升級

金融科技潛在的風險與隱患已得到高度關注。業內人士表示,未來金融科技監管將趨嚴,且升級為更為全面的監管,在運用更多先進監管科技的基礎上,做好創新和風險防范的適度平衡。

“適度”監管將是未來監管的方向。周小川表示,在金融科技的發展中,監管要防止出現過分壓制新興科技涌現的現象。同時,也不能手放得太鬆,不能等出了負面后果再管,這樣全社會代價會比較高。

徐忠也指出,金融科技監管要平衡好創新和風險防范的關系。“未來與金融科技有關的運營風險、技術風險以及模型和算法風險將在金融監管中越來越受到重視。”徐忠說。

與此同時,監管科技在實踐中的運用將會越來越多。

去年央行成立金融科技委員會就提出將強化監管科技應用實踐,積極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技術豐富金融監管手段,提升跨行業、跨市場交叉性金融風險的甄別、防范和化解能力。今年8月,《中國証監會監管科技總體建設方案》正式印發,標志著監管科技建設工作的頂層設計完成,並進入了全面實施階段。該方案提出,在加強電子化、網絡化監管的基礎上,通過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為証監會提供全面、精准的數據和分析服務。

李東榮表示,金融科技監管還應加強國際協調。“依托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組織平台,加強全球金融科技發展評估與風險監測,統籌解決跨境監管競次和監管套利的問題。同時,應該深化各國金融監管合作,探索建立針對金融科技的監管信息共享、風險聯動應對、危機處置和制度安排,從而不斷提升各國金融科技監管能力和合作的水平。”李東榮說。

此外,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長貝多廣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科技公司本身也應該加強自律。“對於金融科技的發展,在國際上其實更多靠自律,中國這方面比較弱,一些科技公司對風控概念不是特別了解。未來,科技公司應該強化風險意識,加強客戶保護。”貝多廣說。

避免大科技公司“大而不倒”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科技公司憑借技術優勢進入金融業,創造了新的業務模式。技術的外部性和規模效應容易催生大型科技公司,其憑借技術優勢和品牌效應吸引大量客戶,一方面為金融創新和金融發展提供了機遇、引入了競爭,提高了金融體系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對傳統金融體系的發展帶來了沖擊和挑戰。記者了解到,這類大科技公司將成為下一步監管重點關注的對象。

朱雋表示,大型科技公司具有大而不能倒的性質,為金融機構提供基礎設施服務,同時還在發揮金融機構的潛在作用,其平台越來越具有系統重要性。而這些大型科技公司在風險管理方面,一般經驗不足,面臨市場沖擊時可能會出現羊群效應,放大金融體系的周期性。

另外,朱雋表示,這些大型科技公司一般實行混業經營,個別公司已經具備控股集團特征,增加了跨風險、跨市場、跨領域傳播的可能性。如果這些企業長期游離在監管之外,也不受金融安全網保護,一旦出現問題,將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目前,央行正在對五家機構進行金融控股公司模擬監管試點,試點企業中就包括螞蟻金服這樣的互聯網企業向金融業拓展后形成的綜合性金融平台。業內人士表示,這可視為監管層對部分大型新金融企業進行監管的嘗試。

徐忠指出,大型技術公司涉足金融領域,一方面與其在平台、技術、客戶和數據方面的優勢有關,另外也和其受到的監管比較寬鬆有關。在中小企業融資方面,大技術公司可與金融機構形成比較好的互補關系。在支付、資產管理等領域,大技術公司可能與金融機構形成一定的競爭關系,並可能因為監管標准的不統一而享有不平等、不公平的競爭優勢。

“對大型科技公司金融業務的監管應實時介入,以避免相關風險從小到不值得關注演變到大而不能忽視,甚至大而不能倒。”徐忠說。

(責編:韓穎、張晨)

深度原創

特別策劃

    第二屆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戰“疫”內容科技大賽 首屆人民網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網內容科技創業創新長三角決賽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