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創投

TCL擬47.6億打包出售電視手機等業務:“雞肋”,盈利低

2018年12月26日09:06  來源:南方日報

TCL集團擬將電視、手機等家電終端業務打包出售,向半導體等新興產業轉型。南方日報記者 王昌輝 攝

總部位於惠州的上市公司TCL集團,正謀劃砍掉電視、手機、空調、冰洗等“家電帝國”的龐大版圖,轉而主打華星光電,試圖讓顯示面板產業輕裝上陣、實現“單飛”。TCL擬以47.6億元的價格打包出售9家子公司股權,買家是剛成立不久、同樣由李東生擔任董事長的非上市公司TCL控股。

由於李東生在賣方TCL集團以及買方TCL控股均為“掌門人”,此次重組構成關聯交易。且在外界看來,其47.6億元的估價與去年所創造的600多億元營收,形成較大落差。由此引發網上關於“600億元家電業務私有化”“賤賣上市公司資產”的爭議和疑慮,也引來深交所發布連發“31問”的重組問詢函。

近日,TCL集團發布長達212頁的公告,詳細回應深交所的問詢,試圖厘清爭議、消弭外界的曲解。在這份最新回應中,“戰略”成為TCL集團重申最多的高頻詞之一,出現多達52次。

TCL集團回應稱,按照既定戰略及資產結構調整規劃,本次交易的標的資產范圍主要為智能終端及相關配套業務,與TCL集團聚焦半導體顯示及材料的長遠發展戰略不符。且這些資產所處行業競爭激烈,經營波動性明顯,盡管銷售收入規模較大,但資產負債率高且盈利能力弱。

南方日報記者 周歡

為華星光電“讓路” TCL集團擬出售全部智能終端業務

作為從惠州成長起來的“千億俱樂部”企業,TCL集團從當年一家生產卡式磁帶的“小作坊”拓展到后來的電話、電視、手機、冰箱、洗衣機、空調、小家電、液晶面板等眾多領域,並進軍全球市場。

然而,TCL集團曾經引以為豪的家電等終端業務或將被打包出售。

12月22日,TCL集團最新披露的修訂版重大資產出售暨關聯交易草案顯示,TCL集團將其直接持有的TCL實業100%股權、惠州家電100%股權、合肥家電100%股權、酷友科技55%股權、客音商務100%股權、TCL產業園100%股權、格創東智36%股權以及通過全資子公司TCL金控間接持有的簡單匯75%股權、TCL照明電器間接持有的酷友科技1.50%股權,合計按照47.6億元的價格向TCL控股出售。

TCL集團稱,其現有業務涵蓋半導體顯示及材料、智能終端產品和新興業務3個領域。但受國內資本市場規則限制,華星光電無法獨立上市,作為非上市公司的融資渠道和能力受到制約。

“通過這輪重組,TCL集團出售全部智能終端業務,未來還將繼續重組、剝離、出售與主業關聯性較弱的其他業務,半導體顯示及材料將成為TCL集團的核心主業,可通過TCL集團上市公司平台滿足新項目的資本開支需求。”TCL集團稱。

TCL集團稱,本次交易完成后,華星光電將成為上市公司經營主體,上市公司繁雜的業務結構將被精簡,形成半導體顯示及材料為核心主業的業務架構,對上市公司的長遠發展有利。

行業內人士稱,TCL集團此次重組,或許是不少電子產業公司轉型升級所要選擇的路徑。“TCL集團以終端起家,但現在終端行業處於紅海競爭,觸及天花板,需要向產業上游拓展。華星光電作為TCL的半導體顯示產業平台,若能繼續往上游的半導體顯示材料、設備延伸,掌握材料和設備核心競爭力,將有望打開產業藍海。”

欲甩掉巨額包袱 手機業務去年虧損20億成“雞肋”

說起TCL電視,幾乎家喻戶曉。今年前三季度,TCL實現液晶電視銷量2148萬台(含商用顯示),位居全球彩電行業第三、中國第一,僅次於三星和LG。

然而,其產銷量巨大的背后,利潤較低的現實也成為TCL的一大困擾。

TCL集團回應稱,本次重組的智能終端業務主要包括電視機、手機等消費電子、家電產品。家電行業市場品牌、產品、價格競爭激烈。TCL集團電視機業務最近1年及1期歸屬於股東的淨利率分別為2.23%和2.66%,顯著低於上市公司保留的半導體顯示及材料業務歸屬於股東的淨利率。

同樣,曾經風光一時的TCL手機業務也在走下坡路,甚至被外界視為“雞肋”。

數據顯示,2015年,TCL手機銷量達8354.6萬台,還拿下國產手機海外銷量第一的桂冠。然而,在國內外手機品牌的雙重夾擊下,TCL手機業務“跌跌不休”。

TCL集團在回應中坦言,全球智能手機的頭部集中效應日漸突出。TCL通訊作為非頭部智能手機廠商,盈利空間有限且面臨較大的經營風險,最近1年及1期歸屬於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20.41億元和-2.85億元,盡管虧損有所收窄,但收入規模也相應下滑,最近1年1期的收入分別為153.44億元及50.80億元。

在行業觀察人士看來,這些板塊黯淡的業績,一定程度上已成為影響TCL集團高端化轉型變革的“包袱”,因而更加堅定其出售電視、手機等業務的決心。

對此,TCL集團也表示,整體來看,消費電子及家電等智能終端業務在過去2年中虧損額較大、負債額及資產負債率較高。部分標的公司因歷史虧損,尤其是移動智能終端業務板塊出現巨額虧損,導致智能終端業務群整體出現較大虧損,因而形成負資產。

重組后業績憂中有喜 去年營收減少612億但淨利潤增加17億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近年來,華星光電一直是TCL集團的最大“現金奶牛”,貢獻了大量利潤。而TCL的電視等業務雖然體量較大,但利潤不高,手機業務更是連續虧損,拖累了TCL集團的整體業績。如果華星光電實現“單飛”,或將顯著增加TCL集團的淨利潤。

這在TCL集團公布的數據上得到印証。

數據表明,本次交易完成后,2017年上市公司TCL集團營業總收入相較於交易前減少612.17億元,降幅54.79%。但2017年度持續經營淨利潤相較於交易前增加17.58億元,主要是本次交易標的資產去年出現大額虧損。2018年1—6月持續經營淨利潤相較於交易前減少1.15億元,主要是TCL電子海外市場業務盈利有所提升,同時TCL通訊減虧。

“這使TCL集團更加堅定信心聚焦半導體顯示產業,不惜斥巨資在國內外布局這一新興領域。”業內人士分析稱,TCL最近在印度開工建設模組整機一體化智能制造產業園,讓華星光電首次走向海外,就是一個例子。

大華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上市公司備考審閱報告也顯示,本次重組完成后,TCL集團的主要財務指標將得到改善:假設以2017年計算,資產負債率由66.22%下降到61.52%,銷售淨利率由3.17%提高至10.50%,營業收入雖減少一半多,但盈利能力得到加強。而且隨著華星光電產能增加,營業收入也將相應較快增長。

對此,TCL集團顯示出信心。“通過本次重組,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下降,資本結構得以優化。通過聚焦主業,有助於提升公司半導體顯示及材料業務的核心競爭力和業務規模,持續盈利能力將得到增強。”

此前剝離逾30家子公司 后續將擇機出售環保教育醫療業務

TCL集團為何選擇在這個時候剝離家電等業務?這與它之前的戰略布局是否背道而馳?

記者梳理發現,此次TCL集團大刀闊斧進行變革重組,並非沒有前兆。

實際上,針對連續多年銷售收入在千億規模徘徊,毛利空間不斷收窄,營業利潤持續下降等問題,從2016年第4季度開始,TCL就已悄然啟動新一輪企業變革創新活動,包括剝離子公司。

早在去年,TCL集團發布的2017年半年度報告就透露,將逐步剝離非核心業務。“近3年來,已剝離非核心業務子公司32家,其中22家企業由控股轉為參股,回收資金8.31億元。”

TCL集團當時還稱,計劃把TCL集團作為華星光電的融資平台,將終端產品業務逐步整合到香港上市公司平台。

此次TCL集團更是明確回應稱,出售智能終端業務是對既定戰略的踐行和貫徹。2017年,該集團已通過產業重組、非核心資產剝離或出售的方式持續優化產業結構,完成了惠州TCL王牌高頻電子有限公司、惠州TCL金能電池有限公司等一批公司的重組工作。

未來,是否還會進行更多重組?TCL集團給出的答案是肯定的。

TCL集團稱,本次重組完成后,將保留半導體顯示及材料、產業金融和創投投資主業。“除上述主業外,包括環保、IT產品分銷、教育、醫療業務等原歸屬上市公司其他業務群的業務均考慮后續擇機出售,但目前未有具體的重組規劃。”

■延伸

TCL在印度開建模組整機產業園

華星光電首次在海外建廠

12月20日,TCL集團印度模組整機一體化智能制造產業園在AndhraPradesh邦Tirupati正式動工建設。該項目包括華星光電模組項目及TCL電子智能顯示終端項目。這是TCL在印度布局半導體顯示產業鏈一體化的開始。

TCL集團透露,該項目不僅服務於TCL品牌,也給印度市場其他品牌提供ODM服務。華星光電模組項目規劃產品尺寸大小兼備,廠房建設分兩期:1期配置12條生產線,其中大尺寸面板與小尺寸手機屏各佔一半﹔2期將參照印度市場發展趨勢做彈性調整。項目動工到產品點亮周期將縮短至1年,預計將於2019年四季度陸續投產。

資料顯示,華星光電印度模組項目將整合大尺寸電視屏及中小尺寸移動終端顯示屏生產,規劃年產出800萬片22寸—55寸大尺寸電視面板及年產出3000萬片3.5寸—8寸小尺寸手機面板。

李東生在動工儀式上表示,TCL將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和投入,成為全球領先的半導體顯示及材料供應商以及消費電子領軍企業。印度市場是TCL重要的戰略市場,這次TCL不僅僅銷售產品給消費者,而是將TCL在產業一體化上的能力導入,以資本及技術密集的半導體顯示產業為核心,同步引入上下游配套企業,建立當地的產業生態,接下來將逐步建立手機、家電的生產工廠,扎根印度。

TCL集團高級副總裁、華星光電CEO金旴植介紹,印度項目是華星光電海外布局第一步,項目建成后將實現華星光電全球智造和全球交付,提升服務全球客戶及合作伙伴的水平。

■觀察眼

誰搶佔了行業制高點

誰就掌握了主動權

多年來,TCL集團是惠州的一張響亮的產業名片,其業務布局歷程也是惠州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格局的一個縮影。然而,相比深圳等周邊城市,包括TCL在內的惠州企業確實總體上仍處於產業鏈的中低端環節,核心競爭力有待提升。

此次TCL集團擬出售電視、手機等傳統智能終端業務,其向半導體顯示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轉型升級的強烈意念,非常值得探討。

在變革過程中,TCL集團試圖甩掉原來的沉重包袱,轉而瞄准高端化的新興領域。這或許正是順應市場環境和時代潮流的大勢所趨。畢竟,誰搶佔了行業制高點,誰就掌握了主動權。

延展到目前發展相對低迷的惠州電子信息產業來說亦是如此。隻有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減少甚至舍棄那些低端的、產能過剩的產品,轉而聚焦新興領域、發力創新前沿,才可能騰挪出更大的發展空間、孕育新的動能。

(責編:鄭焱璐、張晨)

深度原創

特別策劃

    第二屆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戰“疫”內容科技大賽 首屆人民網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網內容科技創業創新長三角決賽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