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創投

電池黑科技問世 實現商業化還得再等等

楊侖

2019年01月17日08:52  來源:科技日報

電池技術一直是制約手機、筆記本等電子設備甚至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要因素。尤其在智能手機完成了從硬件、軟件到設計等一系列跨越式發展的背景下,電池已成為用戶“吐槽”最多的部件之一。

前些時候,有媒體報道稱,國內某品牌廠商申請了一項鋰電池發明專利,以創新型技術大幅提升電池的快充能力,被媒體譽為“革命性突破”。

不過,很快就有業內人士表示,電池技術是全行業矚目的焦點,但短時間內這種創新型技術難以實現商業化,手機“電池焦慮”還將伴隨用戶一段時間。

開辟“快充干道”,提升充電速度

如今,電子設備的發展越發呈現出極端化的趨勢:處理器核心越來越多、屏幕越來越大……於是,在手機集成零部件數量大幅增加、耗電量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對手機電池性能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但電池技術的發展,卻難以追上硬件設備增加的速度。

其實,常見的鋰電池工作原理並不復雜。目前,應用較多的鋰電池負極材料多採用石墨烯,正極則多為鈷酸鋰。

想要獲得更高效的供電,一般的方式是探索新的正負極材料。近日,國內某品牌廠商申請的鋰電池發明專利,正是引入了能量密度更高的材料,並通過摻雜硅基材料的創新技術,在充電的過程中,為帶電的鋰離子開辟了一條“快速干道”,從而實現大幅提升充電速度的目的。

該技術一經報道便迅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如果這項技術能在智能手機電池中得到應用,顯然可以提升智能手機的使用體驗,打破行業的技術瓶頸,更充分地發揮智能手機的優勢。

多種方案可選,新充電方式值得期待

從1973年第一部移動手機誕生以來,電池似乎總在扮演“拖后腿”的角色。還記得大哥大時代嗎?碩大的大哥大機身中,鎳鎘電池佔據了相當多的空間,而且它的充電耗時也很長。

從鎳鎘電池到鎳氫電池再到鋰電池,其實電池技術已經完成了一些革命性的進步。大幅縮小的體積、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快的充電速度,這些都為智能手機使用體驗的升級提供了支持。

不過,在能量密度觸碰到“天花板”時,電池再難“瘦身”,人們開始對磚頭一樣厚的機身感到厭惡。目前,通行的做法包括高壓低電流快充方案,或者低壓大電流快充方案。這次被譽為革命性突破的超級快速充電方案,則是在材料上做文章,另辟了一條新路。

除了快速充電方案外,還有其他的道路可以選擇。前HTC測試工程師陳奎元表示,除了快速充電、大容量電池或新材料電池外,新充電方式也很值得關注。“用戶的需求並沒有那麼復雜,續航能力是主要問題。如果能在充電方式上有所突破,也可提升用戶使用體驗。”陳奎元說。

其實,手機行業一直對電池技術非常關注。在去年11月舉辦的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小米科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就曾明確表示,他最關注的就是電池技術變革。如果手機電池能像紐扣電池一樣,充一次電就可用一兩年,這樣的技術會顛覆整個行業。

電池系統復雜,創新須綜合多方面考慮

對於電池技術,很多科學家、研究團隊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去年上半年,浙江大學高超團隊就成功研制出一款新型的鋁-石墨烯電池,僅用1.1秒鐘即可完成充電,循環充放25萬次后依然電力十足,在零下40攝氏度的低溫環境中也可正常工作。

“電池涉及到的變量有很多,系統復雜。盡管在技術上電池已有所突破,但短期內這些前沿技術實現商業化的可能性很小。”通訊行業專家、手機行業自媒體人李殿璽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除關鍵技術指標外,電池技術研發還需要關注電池材料本身是否穩定、安全能否得到保障等問題。”

另外,智能手機是商業化程度非常高的產品,用戶對於電池易用性、安全性非常在意。“典型的例子就是三星,其Note7手機電池安全事故,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三星失去了中國消費者的信任。要知道,幾年前三星還是中國最大的手機廠商。這麼慘烈的教訓,國內廠家不可能不引以為鑒。”李殿璽說。

(責編:黃玲麗、張晨)

深度原創

特別策劃

    第二屆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戰“疫”內容科技大賽 首屆人民網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網內容科技創業創新長三角決賽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