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普華永道研究數據顯示,AI將在2030年后給世界帶來近100萬億人民幣的淨增全球GDP。AI技術研發和各個領域的商業落地應用,已成不可忽視的趨勢和力量。今年4月8日,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在DeeCamp 2019人工智能訓練營啟動儀式上稱,AI發展經歷四波浪潮,2020年將進入“AI+傳統公司”階段,“AI賦能行業”的應用模式在未來將迎來高速成長。
在談及AI技術普及化時,李開復認為AI發展經歷四個周期。其中,第一次周期是2012年左右的AI技術研發,這一批公司除了已經上市的科大訊飛外,還包括曠視、商湯、依圖等以技術為主導、以博士為CEO、以技術為方向的,致力落地應用的創業公司。第二周期是2017前后的AI+產業發展。第三周期是2020年左右進入“AI+傳統公司”階段,到2025年左右則為AI無處不在的第四周期。“到2025年,AI將無處不在。每個公司都要有AI,但首先要解決的一點是提供足夠的人才。”李開復說。
同時在他的思考中,AI在滲透到行業領域的應用中,也有四波浪潮。第一波是2010年前后的互聯網智能化,包括搜索、廣告、數字娛樂以及互聯網衣食住行等﹔第二波是2014年前后的商業界智能化,銀行、保險、証券、教育、物流、供應鏈、醫療等﹔2016年是第三波實體世界智能化,安防、零售、能源、智能家居、AI+物聯網、智慧城市等﹔第四波是2018年前后的全自動智能化,包括智能倉儲、智能制造、智能農業、智能建筑、無人駕駛、機器人等領域。
李開復也表示,今天AI 已經進入商業應用時代,偏重科研發現的“AI黑科技”已不再是AI創業的主旋律,“AI賦能行業”的應用模式在未來將迎來高速成長,但目前中國大批從校園和研究機構走出來的AI研發者急需在行業實際場景中歷練、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