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創投

科創板:科技成色足 創新動力強

謝衛群

2019年05月21日08:5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日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以關鍵制度創新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科創板要真正落實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証券發行注冊制。作為資本市場改革的“試驗田”,科創板的推出將大大提升我國資本市場的活力和韌性。

“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務於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科創板定位鮮明。截至5月20日,上交所已受理110家企業在科創板上市的申請。總體來看,這些科創企業財務表現優秀、有拿得出手的“硬科技”,不少是細分行業龍頭和“隱形冠軍”。

科創板熱了!

自3月18日接受企業申請以來,至5月20日上交所已受理110家企業在科創板上市的申請。如此多的企業集中申請,體現了中國經濟的巨大潛能和科創板巨大的發展潛力。目前,這些企業正按規定流程接受監管機構的審核問詢和全市場的公開檢驗。

“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務於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科創板定位鮮明。申報企業是否符合預期?如何理解“科創”二字的深層含義?如何更好地實現創設目標?記者進行了採訪。

科創屬性更突出

整體看,已受理企業基本符合板塊定位

“整體來看,科創板已受理企業基本符合科創板的定位,財務、科技、成長表現均好於A股整體。”安信証券近日發布研究報告,對4月24日前受理的92家科創板申報企業進行詳細分析,得出了上述結論。

從盈利能力看,92家科創板受理企業的情況強於目前A股中小板和創業板(以下簡稱“中小創”)總體水平。2018年歸屬母公司淨利潤(以下簡稱“淨利潤”)方面,科創板受理企業平均達到1.7億元,中小創企業平均淨利潤為1.6億元﹔科創板受理企業2018年平均毛利率達到52%,中小創為34%。科創板受理企業呈現出小而強的特點,盡管營收水平總體低於中小創,但更能反映經營績效的盈利能力指標優勢明顯。

從成長性角度看,統計2016—2018年的營收和淨利潤增速(整體法),92家科創板受理企業營收增速平均為35%,中小創為22%﹔科創板受理企業整體法計算下的近3年淨利潤平均增速為43%,遠高於中小創近3年平均增速。

從行業類別看,科創板受理企業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和高端裝備等產業。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32家,生物醫藥21家,高端裝備17家,新材料企業10家,這與科創板的產業領域定位比較吻合。受理企業研發人員佔比平均達到了33%,研發投入佔營收比重平均達12%,科創屬性比較突出。

安信証券的數據還顯示,從招股書預計市值和營收規模來看,預計市值50億元以上的公司26家,預計市值20億元以下的21家,其余45家預計市值在20億—50億元之間。營收規模在3億元以下的26家,3億—10億元的42家,10億元以上的24家。這種橄欖型分布與中國科技企業整體特征相符。

華興資本集團董事長包凡認為,及時推出的科創板直指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而這類企業正代表著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核心力量。

隱形冠軍更多

外界對部分科創企業的認知還“在路上”

“申請企業夠不夠科技?對科創板申報企業科創含量的議論,很大程度上與企業知名度有關。看結果,人們習慣盯著明星企業﹔看過程,科創板應該重點服務‘在路上’的科創企業。”國開科創金融總裁於江說,評價科創板申報企業,不能隻盯著明星企業,事實上,申報企業中有不少科創類“隱形冠軍”和細分行業龍頭。

為驗証這一觀點,記者隨機選擇了一家已受理的上海公司進行實地走訪。其招股書的行業定位是“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表述比較抽象,但實地走訪看到的比招股書上看到的要震撼得多。

這家公司由在讀博士聯合幾位同學創立,主要服務科學家及實驗室,支持包括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頭部企業的前沿研發。在這類服務出現之前,眾多本土實驗室必須採購價格昂貴的進口試劑,並不時面臨敏感領域科研試劑被國外公司封鎖的窘境。該公司通過提供專業服務,大幅降低了科研成本。

至今,該公司已向100萬名科研人員提供了專業服務,產品線涵蓋科研試劑、實驗室儀器、實驗耗材、實驗家具等品類。在為本土科研提供專業服務的同時,公司也不斷進行技術迭代,實現了長足發展,體現出了較高成長性。

除了社會輿論對“在路上”的科創企業認知不足外,服務於科創企業的中介機構對科創行業和注冊制的認知也嚴重不足。

上海証券交易所指出,目前,科創板申報企業招股書對科技創新相關事項披露還不夠充分,對企業業務模式披露不夠清晰,風險揭示不夠到位,信息披露語言表述也不夠友好。上交所提醒說,招股書存在的上述問題,有的是多年來習慣做法所致,有的與准備科創板發行上市申請、編制招股說明書的時間倉促有關。這些都可以在接下來不斷地調整、適應中逐漸轉變。

一位專營赴美IPO業務的資深投行人士指出,“更大的挑戰來自於保薦人是否可以靜下心來鑽研發行人的硬技術和核心競爭力在哪裡,怎麼更好地將這些優勢體現在招股書等材料上,向買家推薦並給出買賣雙方認同的價格。”他認為,國內保薦人急需提升執業能力,這也是國內保薦機構與境外投行最大的差距所在。要拉近差距,發行人和中介機構必須深刻理解試點注冊制的改革理念,在發行上市環節嚴格落實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監管要求。

對投資者要求更高

企業的“科創成色”最終須由投資人判斷

試點注冊制是科創板建設的最重要內容之一。那麼,審核機構是否要負責對企業的“科創成色”做出實質判斷?

“企業的價值最終還是應該由投資者和市場來判斷。”高瓴資本集團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張磊認為,國家設立科創板,是要進一步強化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支持和培育科技創新等新興行業發展,同時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在監管制度環境逐步完善的前提下,市場將進一步決定企業發展的成色,而越來越多踐行價值投資的實踐者又將進一步實現資本的高效配置。”

為保障“科創成色”,科創板推出了一系列制度安排:發行人需要對自己是否符合科創板定位進行自我評估,中介機構需要核查把關出具專項意見,並在招股說明書中充分披露科創屬性。上交所科創板審核中心的工作,就是圍繞信息披露這個核心,督促發行人充分披露技術先進性的衡量標准、利用先進技術開展生產經營的情況、技術投入和研發風險等。

在注冊制這一資本市場重大制度創新之下,在信息充分披露的基礎上,科創屬性和技術先進性的高低,應當主要交給市場機構和投資者來判斷,並由其通過是否購買發行人股票、以什麼樣的價格購買來“舉手投票”。

包凡說,從已經披露的科創板問詢函及回復情況來看,不少問題屬於要求發行人“說明”的事項,體現出監管者主動選擇將審核工作和關注點告知市場,市場投資者由此也能與交易所同步掌握發行人的相關情況,提高透明度,降低信息不對稱。“實質上,在科創板中,監管者已經主動做好了准備,將企業交由市場選擇。”

同時,在審核人員看來,科創企業技術千差萬別,對企業的“科創成色”無法用量化指標來定性。此種情形下,如將對企業“科創成色”的實質判斷交給審核機構,將形成巨大的自由裁量空間,不僅不符合注冊制試點市場化、法治化的方向,也可能帶來巨大的權力尋租隱患。

這就意味著,科創板受理企業的“科創成色”,最終還得由投資人作出判斷,這既對習慣“監管背書”的中國投資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昭示著價值投資理念迎來良好的落實機遇。

包容性更強

將大大縮短中國科技企業由小到大的過程

從110家科創板受理企業披露的招股書來看,首先亮相的科創企業代表構成了一個“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型分布結構。即:技術領跑的企業是少數,技術不夠勁的企業也是少數,大多數企業處於並跑、跟跑的中間狀態。

在東方証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看來,許多人希望科創板推出時有無數個頂尖企業上市,以展示我國的科研實力和成就。但是,縱觀世界各大資本市場,處於頂尖位置的企業都隻在20%左右。“而且這是經過大浪淘沙后逐步形成的,不是與生俱來的。”

業界一些人士提出,應實事求是立足我國科技創新發展階段和技術創新發展規律,處理好科創板塊建設的目標和現實的關系。“一個真正服務實體經濟的資本市場,不能僅是錦上添花,更應該考慮雪中送炭”,港交所總裁李小加的觀點獲得大家認同。

美時醫療董事長兼總裁馬啟元說,科創板做得好,將大大縮短中國的科技企業由小到大的過程。“通過科創板,把‘中間企業’扶持為偉大企業,這才是真正的成功。”

“科創板是資本與創新驅動結合的重要載體。”張磊說,從價值投資的視角評估企業,不能局限於企業的賬面價值或當前價值,而是要把持續不斷創造價值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這個過程中,資本方要通過資本賦能、資源賦能、管理賦能等方式,與企業共同打造“動態護城河”,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

眾多業界人士的共識是,展示重要,促進更加重要。目前,科創板申報企業中,大多科創屬性良好,在研發投入力度和主要利用先進技術開展生產經營等方面具有比較優勢。對這些企業應當予以應有包容,隻要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同樣應允許其利用科創板進一步發展和創新。

(責編:黃玲麗、張晨)

深度原創

特別策劃

    第二屆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戰“疫”內容科技大賽 首屆人民網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網內容科技創業創新長三角決賽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