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創投

因未使用蘋果專門付費渠道,丁香醫生App無法更新

王敏杰 蔡淑敏

2019年05月28日08:23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日前,《國際金融報》記者獨家獲悉,在線醫療健康服務平台丁香醫生App的更新要求被蘋果方面拒絕。

  蘋果公司方面給出的理由是,該App存在避開IAP的應用內購買功能、內容或者服務,違反了相關要求。

  丁香醫生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從5月初到現在,丁香醫生與App store審核部門先后進行了四五次溝通,最終均被以‘要求使用IAP服務’為由拒絕。”據其稱,蘋果公司目前的政策認為在線醫療的圖文問診模式適用於 IAP。

  IAP(In-App Purchase):特指蘋果App Store的應用內購買,是蘋果為App內購買虛擬商品或服務提供的一套交易系統。使用了IAP服務的App,需要向蘋果繳納30%的交易所得,被業內戲稱為“蘋果稅”。

  有在線醫療企業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與丁香醫生問診業務遭遇類似,醫療健康科技平台微醫等最近也被蘋果公司以“要求使用IAP服務”為由拒絕通過審核。

  5月24日午間,一家創立已久的在線醫療公司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証實,在收取“佣金”一事上,蘋果已向其提出要求。

  丁香醫生:或考慮起訴蘋果

  丁香醫生方面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其App於2019年5月8日提出更新申請,第二日便收到了蘋果方面的反饋郵件,被告知由於存在避開 IAP 的應用內購買功能、內容或者服務,違反了相關要求,不予通過。

  5月9日以及5月12日,丁香醫生曾兩度通過郵件形式進行申訴,表示圖文問診中使用的支付模式,有別於單純的應用內購買行為,屬於平台醫生針對患者的個性化需求而提供的線上醫療服務。此外,又由於醫生可以在線開具電子處方便於用戶在線購買藥物,線下送達,此服務方式更類似於Uber、餓了麼等提供的實體服務。

  “去年,由於 IAP 的問題,我們的App更新也曾被拒絕,但后面通過解釋,對方認可我們的模式並予以通過。對於這次App的更新,對方(蘋果公司方面)表示當下時間對當下版本是適用於 IAP 的,不會因為過往通過而影響當下時間的判斷。”丁香醫生前述負責人這樣告訴記者。

  5月24日,記者在蘋果公司官方網站上查詢發現,其《Apple Store審核指南》“3.1.5(a)App 之外的商品和服務”中規定:如果App允許用戶購買將在App之外使用的商品或服務,則必須使用App內購買項目以外的購買方式來收取相應款項,如Apple Pay或傳統的信用卡入口。

  不過,根據丁香醫生方面的說法,蘋果方面並未認同相應的解釋,且也不認為丁香醫生App適用前述規定。

  前述丁香醫生相關負責人認為,蘋果公司的這種做法侵犯了平台醫生的合法權益,下一步可能會考慮起訴蘋果公司。

  亦有醫生對於蘋果公司的做法表示不滿。

  江蘇南京一家三甲醫院的神經科趙醫生在多個平台提供在線問診咨詢服務,他對記者表示,對蘋果公司收取30%的“蘋果稅”難以理解。趙醫生指出,患者的每一次問診都是一對一的個性化咨詢,每次線上咨詢都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

  “我付出時間和專業技能獲得合法收入,卻要被蘋果公司拿走30%,實在難以接受。”趙醫生還表示,他打算專門購置一部安卓手機,用於在平台上提供問診咨詢服務。

  據記者了解,對於平台上的問診服務,丁香醫生目前收取的提成為20%。

  5月24日,就前述丁香醫生反映的問題,《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了蘋果中國方面。不過,截至記者發稿前,蘋果方面並未給到回復。

  有在線醫療企業向記者表示,在繳納一定比例交易所得一事上,其目前和蘋果正處於溝通的階段。“當然,這有個溝通的過程,也不是隻有我們一家,(蘋果的)‘打擊面’很廣”。

  微醫方面則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目前,其和蘋果正在就具體收費比例進行洽談。“規則大概已經談妥,已經到具體(收費)比例上了。我們平台本身偏公益,挂號是免費的,一些醫生問診的(費用),平台收取30%的運營費。考慮到支付成本的問題,如果蘋果收那麼高的費用,我們覺得還要再談一談。”

  用戶、開發者積怨已久

  對於前述丁香醫生反應的問題,有不少觀點認為,定義企業App是否需要支付一定比例交易所得的話語權在於蘋果,企業相對處於弱勢地位。不過,也有專家持不一樣的態度。

  北京市康達律師事務所律師韓驍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丁香醫生App內的“在線問診”服務是通過用戶線上購買,再由醫生線上向用戶反饋處方或診療措施完成的,該服務一般是在丁香醫生App內完成的,蘋果將其列為應用內購買有一定道理。在他看來,丁香醫生App內的“在線問診”服務與餓了麼、滴滴打車平台等提供的App之外使用的商品或服務有所不同,一般無需提供線下服務,其所稱的醫生開具處方線下購買屬於特例,不屬於丁香醫生App的傳統標准服務。因此,丁香醫生App內的“在線問診”服務不應屬於蘋果官網的3.1.5(a)條中所稱的“App之外使用的商品或服務”。

  蘋果公司的IAP服務即指蘋果將其中的30%的費用作為蘋果平台的提成,相關App如果不接受蘋果的提成安排,或者應用內有隱藏的其他付費方式,蘋果的處理方式便是將該款應用下架或拒絕為應用進行版本更新。

  韓驍指出,“由於iOS系統天然的封閉性,蘋果公司在iOS系統市場上具有絕對的市場支配地位,其強制規定IAP服務模式的做法涉嫌進行強制交易、搭售、價格壟斷等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構成壟斷。”

  就在近日,美國最高法院判決蘋果在App Store反壟斷案中敗訴。此案件源於2011年幾位iPhone用戶指控蘋果利用App Store的壟斷地位,向應用開發者收取30%的抽成,導致應用及應用內購買價格上漲,最后轉嫁給消費者。

  對此,蘋果認為,抽成是向應用開發者收取的,應用的價格是由開發者定的,隻有開發者才有資格提出相關訴訟。因此,蘋果認為該訴訟應該被駁回。不過在美國最高法最新的裁定中,蘋果在法官投票中以5:4落敗,這也意味著消費者可以繼續起訴蘋果App Store壟斷。

  事實上,除了用戶,許多應用開發者和丁香醫生一樣對“蘋果稅”心懷不滿已久。

  按照蘋果公司的規則,注冊成為蘋果開發者首先需要交99美元/年的年費,交費后開發者的應用才可以在App Store內上架。

  年費僅是開發者所需繳納費用的一小部門,真正引發爭議和訴訟的是蘋果的IAP抽成,即蘋果會對在App內產生的消費,例如購買游戲道具等虛擬產品或者音樂、視頻的會員服務等,進行30%的抽成。

  此前,不少科技巨頭就因此與蘋果有過糾紛。

  2017年4月,因為拒絕使用蘋果的應用內收費IAP,騰訊微信針對iOS版本下架了微信公眾號內用戶對作者的打賞功能。

  彼時,直播、知識付費等商業模式在中國興起,針對這一特色,蘋果認為打賞應該被視為應用內購買,決定從中抽取30%。受到影響的不只是微信,還包括知乎、映客、今日頭條等其他互聯網公司。

  2018年,蘋果與微信和解,微信打賞功能回歸,隻不過微信打賞改為直接支付給作者,蘋果也不再收取30%的抽成。

  無獨有偶,2018年,全球流媒體巨頭Netflix宣布關閉iOS端的“應用內購買”,轉而讓用戶從網頁端支付訂閱費。Netflix此舉背后或是因為每年要繳納高額的蘋果稅。根據應用市場調查機構Sensor Tower數據,2018年,Netflix在App Store平台上的營收為8.53億美元,按照30%比例的抽成計算,蘋果將從中獲得2.56億美元分成。雖然按照蘋果政策,從第二年開始,抽成比例會降到15%,但依舊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業績增長方向?

  盡管在經歷數月磋商后,一場糾紛以蘋果公司向微信妥協收場,但“30%的蘋果稅”仍是高懸在每一個App企業頭上的達摩克裡斯之劍。

  有業內人士評價稱,“這是蘋果在遭遇iPhone銷量下滑后探索的又一增長方向。”

  蘋果近日公布的2019財年第二季度財務業績顯示,其一直以來的核心業務iPhone的營收雖然在整體營收中仍佔最大比重,但已經連續兩個季度同比下滑,其中,第二季度iPhone營收同比下滑高達17%。

  如今,蘋果已經不在財報中公布具體的iPhone銷量。相比賣了多少台硬件,蘋果更關注其全球14億活躍設備(其中9億為iPhone)能夠給服務業務帶來多少營收增長。

  蘋果年報顯示,自2016年開始,蘋果服務業務已經連續三年實現超過20%的同比增長。2019年蘋果春季發布會上,蘋果服務取代硬件成為主角,接連推出雜志訂閱、視頻服務、游戲訂閱服務等多項服務業務。有分析認為,這場發布會意味著蘋果正式從硬件增長性公司轉型為內容服務公司。

  不少通信行業專家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並不認為蘋果會降低抽成的比例。

  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飚分析,基於蘋果目前的收入結構,即iPhone營收降低,智能穿戴硬件收入雖有所增長,但對互聯網用戶活躍度拉升有限,在這種情況下,蘋果在服務業務上如果有策略性的改變,將會直接動搖蘋果營收的穩定性,因此,蘋果不會輕易地調整抽成的比例。

  在孫燕飚看來,目前來看,平台抽成已經變成行業內的游戲規則,蘋果可以針對用戶提供越來越多的服務,抽成無可厚非。他還表示,在IT發展史上發生過多次關於反壟斷的起訴案件,但最終大多都是不了了之。

(責編:楊榮華、張晨)

深度原創

特別策劃

    第二屆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戰“疫”內容科技大賽 首屆人民網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網內容科技創業創新長三角決賽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