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創投

總部企業落戶之爭 巨額誠意金未必引來真鳳凰

張曄

2019年08月27日08:41  來源:科技日報

2019年上半年中國公司市值500強排名名單中,按上市公司總部的省市分布來看,500強總部位於北京的公司最多,合計99家﹔其次是香港、上海、廣東和浙江,共有317家企業位於這5個經濟最有活力的省市。來源:東方財富証券研究所

繼去年各地出台人才引進政策之后,多地又打響了總部企業爭奪戰。

近期,各地紛紛升級現行總部經濟政策,在總部認定標准、扶持標准等方面發力,增強對各類總部的吸引力:比如上海出台“30條”瞄准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南京提出總部企業落戶最高獎1個億……

在地方政府眼裡,總部企業就像是一個會下蛋的老母雞,引來一家總部企業,抵得上幾家非總部企業。更有甚者,將過去打造總部基地城市的思路,進一步升格為打造城市標簽。在西安,企業落戶時往往加上“絲路總部”的稱號﹔而武漢則要打造全國最大的互聯網“第二總部”聚集地。

“總部企業不是你想吸引它來,它就會來的,有可能花了錢引來的只是一個‘二總部’。”東南大學集團經濟與產業組織研究中心主任胡漢輝教授認為,吸引總部企業是市場需求和規劃願望的結合,“大家可以去參與總部企業的競爭,但是一定要形成自己的特色,注意差別化決策,特別是要形成良好的產業生態。”

選擇落戶時往往會“嫌貧愛富”

“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大型跨國公司和行業領軍企業……雖說每個城市對總部企業的認定標准不同,但基本涵蓋了這些關鍵詞,但是在經濟學家眼裡,總部企業並不是一個新鮮詞。

“總部企業一般是指企業集團的母公司,母公司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投資公司,通過投資來進行參股和控股,形成一定的企業集團。”胡漢輝解釋說。

記者查閱南京市政府出台的《2019—2020年新增100家總部企業行動計劃》,其中對總部企業有明確的認定標准:母公司須為世界500強企業、大型跨國公司、大型央企、中國500強企業、行業領軍企業﹔對跨國公司的制造業企業和服務業企業,分別設定不低於3億美元和2億美元的資產總額標准,對行業領軍企業設定行業排名前十且資產總額不低於10億元的標准。

總部企業如同軍隊裡發號施令的司令部,不僅領航產業發展,還能輻射周圍區域。國際或區域性企業總部集聚,更是改變了城市的外在形象和經濟結構,使城市品牌形象從根本上得到提升。

“各地政府競相吸引總部企業落戶,主要是兩個原因,一個是總部公司的資源配置能力上要比一般公司強,另一個就是有稅收的好處。”胡漢輝認為,總部企業可以為區域發展帶來諸如稅收供應效應、產業集聚效應、產業關聯效應、就業乘數效應、資本放大效應等諸多外溢效應。

此外,總部企業的集聚度也會大大提升城市的虹吸效應:即當城市的發展規模達到一定量級,會以更大的縱深來吸附海內外的優質資源,人才、資本、信息等高度聚集,形成超級巨無霸城市。

因此,與傳統制造業企業不同的是,總部企業在選擇落戶地時,也大多“嫌貧愛富”,喜歡在管理成本比較低的地方扎堆。根據胡漢輝的研究,總部企業一般喜歡去大城市,因為大城市的基礎設施好,管理水平高,效率也更高,供它進行利用和合作的資源也多一些。

未來城市格局或重新洗牌

總部爭奪戰其實並不陌生,第一輪的總部企業爭奪戰發生在本世紀初的北上廣深。

2003年,北京打造中關村(豐台)總部基地,拉開建設總部基地、發展總部經濟的序幕﹔稍早於此,上海出台 《上海市鼓勵外國跨國公司設立地區總部的暫行規定》。京滬二地關於總部經濟的爭奪一觸即發。

當時,跨國公司的亞洲總部迎來一波搬遷潮。企業走出亞洲經濟中心香港、新加坡、東京,尋求下一個“落腳點”。同場競技的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四市率先發力。

時移世易,新一輪總部爭奪戰在二線城市打響。從去年到今年,多個城市出台相關文件。這些城市誠意十足,拿出真金白銀來吸引總部企業落戶。南京計劃到2020年,新增總部企業100家以上,對新認定的綜合型總部企業,落戶獎勵最高可達1億元。

而事實上,近年的確有不少大公司的區域總部和功能總部落戶到二線城市。2018年,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優信集團決定將總部由北京遷至西安,阿裡巴巴中西部區域總部和騰訊西南區域總部均落子重慶。2019年,華為又宣布全球存儲總部落戶成都。

同時,各地對總部企業熱情高漲,也折射出區域經濟發展的變遷,以及未來城市格局的重新洗牌。

“總部企業對一個區域的產業結構、創新結構影響是非常大的。”胡漢輝說,總部企業的資源配置能力較強,落戶后會更多地考慮在總部周邊發展一些配套的事業部,比如建立研發機構,而研發機構又會和當地的創新體系相融合,與當地的高校展開合作,這樣又會在某種程度上對當地的創新體系起到重組和提升的作用。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趙弘曾指出,由於企業總部集中了企業價值鏈中知識含量最高的區段,屬於高度密集的知識性活動,因此能促使高端人才向該區域流動。爭奪“總部”,意味著城市的競爭正在向新的層次攀升。

新一輪競爭拼的是產業生態

在這場爭奪戰中,盡管各個城市都拿出巨額“誠意金”,但畢竟主動權是在大企業手上,誰才能真正引來“金鳳凰”?

“在新一輪的競爭上,地方政府一定要考慮它的產業特色是什麼,它能夠吸引什麼樣的總部,然后在培養這些總部方面去下功夫。” 胡漢輝認為,爭奪總部企業拼的並不是一次性的補貼,而是一個城市的綜合實力。

值得注意的是,近10年間,越來越多的企業“分身”出“第二總部”,且入局的企業數量不斷增加。在濟南、深圳等多個城市,順豐被同時認定為當地的總部企業﹔而在成都、南京等城市的認定名單中均可找到蘇寧的身影﹔小米第二總部已落戶武漢﹔映客也在長沙打造起它的“第二總部”……據其不完全統計,自2012年至2017年間,有45家公司公布了“第二總部”的選址,而僅2017年一年,該數字已達18家。

當前,國內本土企業“第二總部”的爭奪集中在熱門二線城市之間。武漢、成都、南京、西安等城市成為了企業的選址首選,主要歸功於這幾個城市都擁有多所高校資源,企業在尋找最適合孵化“第二個家”的落腳城市時,高校的數量和學生質量肯定是考量的關鍵因素了。

不難理解城市對於“總部”的渴求,但是也有人擔心,地方政府投入巨資引來的可能只是“二總部”或“功能型總部”,是否會讓巨額補貼打了水漂,或助長了城市之間的惡性競爭?

胡漢輝認為,總部公司是一個成熟的企業,不是說你給它多少優惠條件,它就往你這來,它一定是首先從自己發展的角度來考量這個問題,“首先這些總部企業自身覺得在這兒有可持續發展的前途才會來”。

(責編:黃玲麗、陳鍵)

深度原創

特別策劃

    第二屆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戰“疫”內容科技大賽 首屆人民網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網內容科技創業創新長三角決賽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