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千家萬戶都挂心的大事。當開學季受到疫情的影響,為了讓孩子們的學習不掉隊,在線教育被 寄予了巨大期望。從教育部多次發文規范要求,到網課相關話題屢屢登上微博熱搜,在線教育受到廣泛的關注。
得益於中國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大規模的居家在線學習已成為可能。眾多在線課程平台也已發展多年,大部分學生對此並不陌生。然而當網課真正成為疫情中學習的一項救急手段,無論是老師、學生還是家長仍要經歷一段適應期。
對於第一次接觸在線教學的老師來說,不熟練的操作既是同學們眼裡的“槽點”也是“萌點”。有的老師初次使用直播軟件,講了一節課才發現自己開了靜音﹔有的老師不小心開了美顏功能,講課到一半被家人打斷﹔還有的老師每天定時在微信群裡催交作業,自嘲像“客服機器人”。
對於學生們來說,居家學習比課堂學習更需要有自主性和自覺性。有的學生渴望無拘無束的假期,到提供在線教學的App下面打一星差評。也有的學生求知若渴,哪怕是每天到樓頂找WiFi信號也要堅持聽課學習,被網友們贊為當代版的“鑿壁偷光”。
對於家長們來說,監督孩子學習的擔子更重了,望子成龍的焦慮也更容易被放大。盡管教育部呼吁要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年齡特點、身心發育情況、認知情況合理安排網課,還是有家長提前從各種平台購買了課外教程,把孩子的居家課表排滿。當然也有很多家長更看重孩子的身心健康,比如擔心孩子每天長時間對著手機、電腦屏幕,會傷害視力,而不願意讓孩子長時間在線上課。
特殊時期,面對在線學習,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選擇。為了更快更好地渡過這段適應期,各方也都在積極努力。在網課時長、上課形式、教師權益保障等方面,各地不斷出台細則,以適應學生和老師們的需求。在技術上,各在線教育軟件加緊完善課程內容、優化服務。總的來說,通過網上教學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彌補學生無法到校學習的損失,這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近年來,互聯網和教育的深度融合取得了巨大進展,特別在課程資源開發方面,已經能夠提供豐富多樣、可供選擇、覆蓋各地的優質網上教學資源。此次疫情中,大規模開展網課也是在此基礎上的一次全新嘗試,是教育教學領域創新的一次實踐。
做好這段時期的在線教育,對未來該領域的發展也將產生重要影響。這一過程中,許多實際問題值得深入思考並逐步解決。比如,在線教育中師生互動性有限的問題能否加以改進?網課該如何更好地與學校正常的課堂教學進行銜接?如何安排課程才能更好地適應學生的身心發展?此外,上網課也要注意鍛煉身體愛護眼睛。相信經此實踐,未來網課的發展也會實現一次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