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創投

智能智造助力 “超級工程”復工復產提速

田建川

2020年03月09日09:00  來源:科技日報

  新華社訊 (記者田建川)伶仃洋上、珠江口邊,一批智能化建造設備和系統的使用,正助力粵港澳大灣區“超級工程”深中通道復工提速,用效率搶回時間。

  深中通道是國家“十三五”重大工程。這一跨海通道項目集“隧、島、橋、水下互通”四位一體,全長24公裡,連接深圳市和中山市,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

  伶仃洋牛頭島上,機器轟鳴,這裡是深中通道項目的沉管預制廠。在巨大的鋼殼沉管底板上,智能澆筑系統正在精准地對倉隔澆筑自密實混凝土。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島隧工程管理部工程師楊福林說,傳統混凝土澆注設備有電動和液壓類型,但隻適用於裸露區域,不適用鋼殼澆筑。而且,傳統澆筑法全靠工人輔助澆筑,難以保証澆筑品質。

  這套自主研發的智能澆筑系統破解了澆筑穩定性難題,還提高了工作效率。“傳統澆筑一條生產線需要1000多名工人,而智能澆筑隻需要300多名工人。”楊福林說。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是世界首例雙向八車道海底沉管隧道,其斷面寬度比港珠澳大橋的沉管還要寬8米多。為此,工程師們對沉管預制工廠進行了智能化升級,改造傳統生產線,研發核心裝備,實現了向“智慧工廠”的跨越。

  “現代化手段有效提高了生產效率,搶回了復產時間。”深中通道管理中心總工程師宋神友說,項目充分發揮智能建造的優勢,減少現場操作人員,也把交叉感染風險降到最低。

  珠江口馬鞍島上,智慧梁廠繁忙有序,這裡正在為深中通道的橋梁項目生產混凝土箱梁。得益於10多項技術的集成創新,箱梁預制工效大大提高。

  自動下料加工、智能泵送、振搗……項目工程師沈大為說,智能建造技術覆蓋了混凝土箱梁預制工藝的每一環節,預制效率從傳統的10天/片提高到7天/片,所需工人數量比傳統梁廠減少30%以上。

  在智能智造的助力下,深中通道項目已全線、全面復工。項目到崗6000余人,佔返崗總人數的9成。目前,各建設標段正有序推進,預計今年內可實現首節沉管的浮運沉放。

(責編:王震、陳鍵)

深度原創

特別策劃

    第二屆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戰“疫”內容科技大賽 首屆人民網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網內容科技創業創新長三角決賽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