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港再生能源二期中控室。 上海城投集團供圖 攝
中新網上海7月1日電 (記者 陳靜)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滿一周年。如今的上海,垃圾分類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體系。
記者1日獲悉,上海正全力打造的生物能源再利用二期項目,不僅能將濕垃圾快速處置,更能將它們“變廢為寶”。作為2020年度上海市重大工程,項目選址在中國最大的老港生態環保基地內,設計每天處理濕垃圾1500噸。
上海生活垃圾全程分類信息平台。 上海城投集團供圖 攝
記者當日走訪了上海城投集團,該企業是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建設的國家隊和子弟兵。據該集團方面介紹,生物能源再利用二期項目通過採用雙道門封閉及全廠微負壓控制,不僅可防止異味外溢,而且採用先進除臭工藝,異味去除率達到了99%。
據了解,“預處理+厭氧”是生物能源再利用二期項目的主體工藝,厭氧日產沼氣達15萬立方米,沼氣可實現供熱和發電上網,日發電量可達24萬度。在無害化和減量化的基礎上,二期項目將進一步提高資源化水平和項目的經濟效益,實現生物資源的全利用,以廢養廢,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在一期項目的基礎上,二期項目新增了多種資源化處置方式,充分詮釋“虻基魚塘”的循環經濟理念,建成“大型溫室+自然呼吸”的花園式廠區。
該集團方面對記者解釋,分選固相物黑水牤生物處置中,黑水虻產出的虫糞作為花肥,鮮虫用於養殖魚類﹔厭氧沼氣產熱作為溫室的熱源﹔滲濾液處理后作為灌溉用水及魚塘補水﹔沼渣干化后將與老港基地內焚燒廠爐渣、建筑垃圾處理廠廢棄物合理配比后,作為種植土虫糞培育花卉。
上海市綠化市容局局長鄧建平透露,當下,上海的垃圾分類進入了常態化、長效化、規范化時期。到今年5月,上海可回收物回收量同比增長近九成。上海爭取居住區和單位分類達標率力爭達到85%以上,居住區垃圾分類達標率從2018年的15%倍增到90%。
今年,上海將努力完成6000個可回收物服務點、170座中轉站和10座集散場標准化審核﹔同時,加快處置能力建設。據透露,今年計劃新增干垃圾焚燒能力2000噸/日﹔新增濕垃圾集中處置能力1450噸/日。
上海城投集團方面當日表示,下一步將著力打造適應垃圾分類新時尚的上海生活垃圾分類運輸處置管理控制系統,開展干濕垃圾轉運環節品質識別關鍵技術研究,研發一體化安全工作管理平台﹔同時積極探索將再生資源回收從陸地拓展到水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