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創投

科創板周歲記:企業長勢喜人

楊紫薇

2020年07月28日08:42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圖虫創意 圖/張力 制圖

  圖虫創意 圖

  圖虫創意 圖

  科創之板 更賺錢、更包容

  ◎ 記者 楊紫薇

  7月22日,科創板迎來開市一周年。

  從2018年11月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制的消息傳出,到2019年7月22日正式開市交易,科創板在劃出自身軌跡的同時,也推動A股市場迎來了具有歷史意義上的新階段。

  截至7月21日收盤,科創板已上市企業133家,總市值達2.79萬億元。那麼,科創板在一周年大考之際交出了怎樣的成績單,又有著怎樣的特點?

  賺錢效應爆棚

  開市一年以來,科創板明顯的“賺錢效應”還在持續。

  記者從公開信息了解到,截至21日,開通科創板交易權限的投資者已超520萬戶,相較133家上市企業的發行時總市值,科創板7月21日收盤后總市值漲了約1.71萬億元,科創板投資者人均賺高達32.88萬元。

  科創板企業上市首日漲幅也是市場關注的焦點。今年7月,“量子通信第一股”國盾量子登陸科創板,開盤即漲超過600%,盤中一度暴漲1002%至399元,打破了科創板的首日最高漲幅記錄,投資者中一簽最高可賺18.14萬元﹔天智航盤中漲超800%,東方生物則以587%的收盤漲幅排名第三。截至7月21日收盤,已上市的133家科創板企業上市首日平均漲幅為162.97%。

  在上市的企業中,僅建龍微納一家首日破發,其他個股均有不同程度地上漲。據記者粗略計算,中簽的投資者上市首日打新平均可賺2.27萬元。

  另一邊,為科創板企業上市“保駕護航”的保薦機構也通過網下打新獲得了數額不等的投資收益。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科創板開市一年以來,中金公司、天風証券、華林証券、東吳証券等多家券商跟投總資金約76.65億元,且主要通過另類投資子公司來參與。按照7月21日收盤價來計算,近一年券商跟投科創板最新浮盈共計約140億元。

  其中,上市首日浮盈最高的為中金公司(39.5億元),其次為海通証券旗下子公司海通創新証券投資有限公司,浮盈金額為26.13億元。

  此外,7月22日,因部分鎖定一年期的首發限售股、戰略配售股開市上市流通,科創板迎來一次大規模的“解禁潮”。此次解禁總規模達31.47億股,25隻個股解禁后均帶來超額收益。對比公司的發行價來看,安集科技解禁1767.82萬股,最高解禁收益率超800%,其次為中微公司(624.16%)、心脈醫療(542.35%)、潔特生物(448.21%)。

  估值更具彈性

  同時,一眾科創企業的整體市盈率呈現出較高的特點。

  因科創板推行注冊制,採取市場化定價打破了此前A股23倍市盈率的“隱形限制”。公開數據顯示,已上市的科創板企業的平均發行市盈率為61.7倍,其中最高市盈率花落微芯生物,彼時發行市盈率高達467.51倍。截至7月21日,科創板平均動態市盈率達到131.87倍(剔除異常值)。其中,微芯生物和孚能股份的動態市盈率超過千倍。

  截至目前,科創板已匯集了133家企業。這些公司看似平淡無奇,但實際上,不少都是國內所處行業細分領域的龍頭。

  例如,瀾起科技在全球內存接口芯片領域的市佔率排名前三﹔長陽科技為反射膜細分領域龍頭,反射膜市佔率全球第一﹔樂鑫科技系國內物聯網MCU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佰楚電子主要提供以激光切割控制系統為核心的各類自動化產品,在國內中低功率激光切割運動控制系統領域市佔率約60%。

  產業時評人張書樂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談到,科創板個股往往具有兩大屬性:一是故事性,即發展前景,這一點與納斯達克頗為類似﹔其二則是真功夫,即研發能力,這使得即使未盈利的個股,其發展前景也並非只是“概念”,而是有真正的地基支撐,這也是科創板在原始設定上做得一個“保險系數”。雙屬性加持之下,企業便獲得了一個較高的估值。

  那麼,在科創板整體高估值的情況下,投資者應該如何去選擇個股?

  英大証券首席分析師李大霄則對記者表示,“在科創板個股的選擇上,還是抱著以核心硬科技行業為主,且低估值的企業為主的原則。”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在估值回歸的大環境下,盈利因素將會是一個重要變量,選擇過程中,可以去選擇一些高景氣的細分行業,例如半導體、雲計算。

  張書樂說,“投資者依然是在雙屬性上著手,故事是否真的具有落地實效、研發是否能和故事配套,相應的科研和技術轉換的過程是短期風口還是中長期等待,各種因素都在互相交織和作用。”

  更具包容性

  不難看出,強大的包容性是科創板的主要特征之一。今年以來,陸續有滬硅產業、天智航、寒武紀等多家未盈利企業成功叩開了科創板的大門﹔2月末,華潤微在科創板上市,成為在A股上市的首家紅籌企業。

  隨著科創板注冊制的不斷推進,上交所審核也隨之進階到了2.0階段。

  2020年7月16日,國產晶圓代工行業龍頭中芯國際正式登陸科創板。從5月份遞交上市申報稿到閃電上市,公司僅用時一個多月,再次創下了科創板審核最快速度的記錄,腳步明顯加快。

  根據上交所公布的數據,科創板上市公司首輪問詢問題由平均47.4個減少至30.2個。同時,多家受理企業在20個自然日內即收到首輪問詢,且問詢次數有所減少,從之前的3輪至4輪問詢,到現在的僅需1輪或2輪。分析人士認為,這將進一步降低發行上市信息披露成本、提高發行上市審核效率,有助於鼓勵推動一批標杆型、引領性企業登陸科創板,促進科創板規模效應和集聚效應加速形成。

  近日,上交所副總經理闕波表示,科創板開市迎來一周年之際,科創板服務科創企業的廣泛性和包容性明顯提升,各地証監局已經形成“應報盡報”的IPO態勢。隨著科創板審核進入2.0,注冊制下的發行上市審核效率進一步提升。

  闕波表示,“整體來看,科創板示范包容效應、高速融資效應和規范政策效應都站上了新台階。”

  此外,科創板指數也已形成。近日,上交所發布公告,為集中體現科創板核心上市公司股價表現,推出“上証科創板50成份指數”(簡稱“科創50”),7月22日收盤后發布上証科創板50成份指數歷史行情,7月23日正式發布實時行情。

  格菲科創板研究院創始人景奉平曾對記者表示,“科創板身負著責無旁貸的歷史使命,而且在強化信息披露之下,科創板會更加體現出自身獨特的包容性。”

  三行業領軍,長勢喜人

  ◎ 記者 鄒煦晨

  近日,科創板迎來了一周年的大日子。

  隨著這個歷史時刻的到來,科創板創造了哪些不同尋常的成果?《國際金融報》帶領讀者朋友們一探科創板“周年考”。

  三大行業佔比超六成

  截至2020年7月21日,科創板共有133家上市公司。

  這些公司中,既有同股不同權的優刻得,也有紅籌回歸的華潤微,還有未盈利的澤璟制藥。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官宣”計劃將在科創板和港交所同時上市,或創下A股有史以來最大IPO。這給本就光彩奪目的科創板又添色不少。

  從總綱來看,創業板主要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公司,支持傳統產業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深度融合。而科創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務於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公司。

  具體來看,133家科創板上市公司來自20個行業,其中前三大行業分別是專用設備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分別包含30家、26家、25家上市公司。這意味著,這前三大行業提供了60.9%的科創板上市公司。

  就業貢獻大

  從區域來看,133家科創板上市公司來自18個地區,其中,江蘇、北京、廣東、上海、浙江等5個地區貢獻了10家以上的上市公司。

  上述五個地區分別貢獻26家、24家、20家、18家、11家公司,佔了科創板上市公司的74.44%,可以看出地區比較集中。

  截至2019年年末,133家科創板上市公司共提供16.85萬個就業崗位。需要指出的是,雖然提供崗位數量與公司數量有一定相關,但並不是決定因素。比如紅籌公司雖然隻有兩家(算作境外),卻提供了2.37萬個崗位,屬於解決就業排名第四高的地區。北京、江蘇、廣東的科創板企業為社會提供的就業崗位排名前三。

  長勢喜人

  從財務數據來看,133家科創板上市公司2019年平均營業收入約15.93億元,相較2017年營收12.34億元的平均值,復合年增長率為13.59%。而A股整體的復合年增長率為11.05%,科創板企業成長得相對更好。

  133家科創板上市公司同期歸母淨利潤的增長更快,其2019年平均歸母淨利潤為1.49億元,相較2017年9287.45萬元的歸母淨利潤平均值,對應的復合年增長率為26.53%。而A股整體的復合年增長率為2.83%。

  另外,記者初步統計,科創板上市公司中,2017年至2019年的營業收入和歸母淨利潤均連續增長的公司有84家,即63.16%的公司均保持連續雙增的記錄。這或許與重視研發驅動有關,保持這記錄的公司中,有90.48%的公司同期研發費用也是連續增長,且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的比重由2017年的6.54%提升至2019年的7.28%。

  在此背景下,科創板的市盈率比A股高不少。截至2020年7月21日,科創板盈利公司市盈率的中位數為92.72倍,而A股盈利公司市盈率的中位數為45.09倍。

  需要指出的是,科創板與A股傳統板塊在發行市盈率方面也存在差異。

  截至2020年7月21日,科創板盈利公司的平均發行市盈率為71.7倍,其中隻有中國通號的發行市盈率低於23倍。而同期新上市的145家非科創板公司,隻有中泰証券和京滬高鐵的市盈率高於23倍﹔另有88家公司的市盈率在22.9倍至23倍之間,比例為60.69%。這或許是科創板上市公司的破發率略高於非科創板的重要原因。

  截至2020年7月21日,133家科創板上市公司中,有13家公司有過破發經歷,破發率為9.77%。比同期非科創板8.28%的破發率略高。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呂隨啟對記者表示,可能是部分股票技術含量不足,業績支撐不夠,高市值已經透支了未來的成長性,且估值過高,所以經歷了價值回歸。

  238家公司排隊中

  除了已經上市的公司外,截至2020年7月21日,還有238家公司處於排隊階段。相關的排隊流程主要有六大塊,分別是受理、審核、上市委會議、報送証監會、証監會注冊、發行上市。

  具體來看這些企業的最新審核狀況,其中41家處於已受理狀態,141家公司已問詢,1家公司暫緩審核、6家已獲上市委會議通過、30家處於提交注冊狀態、19家處於注冊生效階段。

  地區分布來看,這些“蓄水池”中的排隊企業來自24個地區,其中排隊企業最多的前五個地區分別是廣東、江蘇、上海、北京、浙江,排隊企業數量分別為44家、40家、36家、24家、19家,合計佔比高達68.49%。

  行業歸屬方面,排隊企業來自19個行業,其中第一大行業依然是專用設備制造業,其擁有47家排隊公司,佔比高達19.75%。

  保薦機構方面,為排隊企業“保駕護航”的券商共有48個,其中保薦企業數量最多的前五券商分別是中信証券、海通証券、華泰聯合証券、國泰君安証券、民生証券。

  走勢平穩,“解禁潮”不足懼

  ◎ 記者 楊紫薇

  7月22日,科創板開市一周年當天,科創板新上市企業就達到7家,包括芯朋微、力合微、震有科技、奇安信、大地熊、三生國健、德林海等。

  上市首日,7家企業平均漲幅為180.9%。其中,芯朋微收盤漲367.7%,力合微收盤漲341.49%,上漲最少的德林海漲幅也有51.34%。

  一周年當日,兩件不能忽略的大事就是科創板迎來“解禁潮”和“科創50”面世。

  市場走勢平穩

  截至7月22日收盤,A股三大股指均有不同程度地上漲,上証指數收盤漲0.37%,已連升4日﹔創業板指漲逾1%,深証成指漲0.89%,兩市總成交額超1.2萬億元。

  從走勢來看,迎來了一周歲“生日”的科創板整體表現較為平穩,22日上午上漲的個股有88隻,下跌的僅有45隻,跌幅均小於7%(不包括7隻上市的新股)。截至7月22日收盤,科創板有63隻個股上漲,下跌個股數量略有增加。

  需要指出的是,科創板部分鎖定一年期的首發限售股、戰略配售股迎來解禁,涉及25家上市公司,科創板解禁總規模將達31.47億股,解禁總市值超1770億元。

  其中,中國通號成為解禁數量最多的企業,解禁7.21億股﹔其次為瀾起科技、西部超導、天宜上佳、容百科技、虹軟科技和光峰科技,分別解禁3.41億股、2.68億股、2.58億股、2.31億股、2.24億股、2.21億股。

  截至22日收盤,解禁的25隻個股中,8家公司股價上漲,17家公司出現下跌。漲幅最高的為杭可科技(6.07%),最高跌幅為天宜上佳(下跌7.9%),平均跌幅1.4%。25家公司中,西部超導2.68億股首發限售股22日解禁,公司當日收盤價跌幅縮窄至5.34%。整體來看,此次大規模解禁潮對於市場沖擊較為有限。

  對此,投行專業人士趙笏陽對記者表示,解禁不等於減持,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一是並不見得解禁了就馬上拋,好公司大家看得更長久﹔二是科創板減持的渠道更多,比如大宗交易或者定向減持,不會對競價交易造成太大沖擊﹔三是現在的熱度高,不會輕易的被利空信息所影響。”

  “科創50”寄厚望

  此外,科創板指數也閃亮登陸A股市場。

  近日,上交所發布公告,為集中體現科創板核心上市公司股價表現,將推出“上証科創板50成份指數”(簡稱“科創50”),代碼是“000688”。名單中顯示,“科創50”由50隻個股組成,華興源創、睿創微納、天准科技、容百科技、杭可科技、光峰科技、中國通號等均位列其中。

  7月22日收盤后,上交所發布上証科創板50成份指數歷史行情,7月23日正式發布實時行情。

  50隻個股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戰略新興行業,行業集中趨勢明顯﹔在研發費用、營業收入、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等指標的覆蓋率均超過60%,納入標的的科創屬性較為明顯。

  據悉,指數以2019年12月31日為基日,基點為1000點,樣本空間包含科創板上市的股票及紅籌企業發行並在科創板上市的存托憑証。採用自由流通股本加權,為避免個股權重過大對指數的影響,設置一定比例的個股權重上限。為適應板塊快速發展階段的特點,及時納入代表性上市公司,建立季度定期調整機制。

  業內人士認為,指數的推出能夠及時反映科創板市場上市公司的整體價格表現,進一步體現市場結構及其發展變化,豐富上証指數體系。華寶証券認為,科創板50指數推出后,相應公募基金產品成立對相應個股將帶來新的增量資金,不過或較為有限。

  螞蟻欲登科創板,A股將迎最大IPO【案例聚焦】

  ◎ 記者 鄒煦晨 楊紫薇 鄧皓天

  7月20日晚間,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官宣”將在科創板和港交所同時上市,暫未披露融資金額。

  據路透社,2019年螞蟻金服實現營業收入1200億元,淨利潤為170億元。

  對此,螞蟻集團方面7月20日下午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上述消息“不予置評”。

  目前,市場普遍預計螞蟻集團的募資金額約在100億美元-200億美元之間。若按此募資金額,螞蟻集團不僅將超過科創板剛剛上市的中芯國際的募資額,而農業銀行募集資金685億元,為A股目前的募資王,螞蟻可能超過農業銀行IPO,坐上新王位。

  阿裡系持股83%

  天眼查信息顯示,總部位於杭州的螞蟻金服(全稱“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系阿裡巴巴旗下的小微金融集團,於2014年10月16日正式成立,旗下業務包括支付寶、支付寶錢包、余額寶、招財寶、螞蟻小貸和網商銀行等。

  據悉,2011年第一季度,阿裡巴巴對支付寶的全部權益和控制權剝離生效后,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的所有權架構進行了進一步重組,此后進行了多輪股權融資。

  根據阿裡巴巴財報,截至2020年3月31日,阿裡巴巴直接持有螞蟻集團33%股權,君瀚和君澳持有螞蟻集團約50%的股份。根據公開信息,君瀚屬於馬雲及阿裡系、螞蟻系員工,君澳屬於阿裡巴巴合伙的部分成員。因此,阿裡系共計持有螞蟻集團約83%的股權。

  截至7月20日,福布斯官方顯示,亞洲最新富豪排行榜中,穆克什·安巴尼(印度)的身價為522億美元,馬雲的身價為415億美元。

  據相關媒體通過螞蟻金服流出的信息得知,目前馬雲擁有螞蟻金服8.8%的股份。同時,螞蟻金服市值極有可能達到2000億美元。若螞蟻金服成功上市,馬雲持有螞蟻金服的股票價值將會達到176億美元。馬雲的身價很可能達到591億美元,從而反超穆克什·安巴尼,再次成為亞洲首富。

  融資或達200億美元

  記者了解到,目前螞蟻集團業務可以分為支付、財富管理、信貸、征信、保險、科技服務幾大塊。

  此外,截至2020年7月20日,Wind數據顯示,港股史上首發募資總額在1000億港元以上的公司隻有三家,它們分別是友邦保險、工商銀行、阿裡巴巴,金額分別為1590.78億港元、1249.48億港元、1012億港元。若按照200億美元(約1500億港元)的募資金額計算,螞蟻集團的募資金額將超過工商銀行,在港交所史上排名第二。

  德勤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港交所新上市公司59家,融資總額為871億港元(相當於112.36億美元)。6月,網易和京東先后回歸港股分別募資242.6億港元和300.6億港元。網易、京東兩家融資額佔據上半年港股市場融資總額的62.37%。

  相比之下,若按照100億美元-200億美元的募資金額來計算,螞蟻集團募資額幾乎相當於港股上半年融資總額的89%-179%,資金體量十分巨大。

  市場看法

  值得一提的是,螞蟻集團計劃上市消息發布之后,港交所和上交所均很快對此作出表態。

  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我們很高興螞蟻集團今天宣布了將在香港和上海進行首次公開招股的計劃。螞蟻集團選擇在香港交易所申請上市,再次肯定了香港作為全球領先新股集資市場的地位。我們將繼續敞開懷抱,歡迎全球創新和領先的公司來香港上市。”

  上交所則表示,歡迎螞蟻集團申報科創板,這展現了科創板作為中國科創企業“首選上市地”的市場吸引力和國際競爭力。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呂隨啟對記者表示,螞蟻集團尋求科創板和港交所同步發行上市,一是可以防止出現意外情況導致上市落空﹔二是港股和科創板上市各有利弊,港股國際化程度較高,但因為近期大環境波動具有不確定性。科創板雖然國際化程度較低,但更加可控﹔三是如果同時成功上市,可以使螞蟻集團實現較大化的融資目標。

  產業時評人張書樂對記者表示,兩個“板塊”,兩種引資,登陸科創板會形成螞蟻集團再一次資金上的聚沙成塔,變成國內游資的吸引器,港股也可以在港資和外資上通過一個全球化的故事,同步玩出聚沙成塔的效果。因此,同步上市,就是資本積聚的一次內引外聯。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表示,螞蟻集團作為內地注冊的金融科技企業,以“A+H”的架構在科創板和香港主板同時上市,既可以實現大額融資的目的、又可以體現國際化融資的理念,兩地上市也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螞蟻集團多樣化股東的退出需求。

(責編:張宏莉(實習生)、王震)

深度原創

特別策劃

    第二屆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戰“疫”內容科技大賽 首屆人民網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網內容科技創業創新長三角決賽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