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創投

2000萬畝小龍蝦,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李斌 郭宇靖

2020年08月06日08:34  來源:半月談

這是一組耐人尋味的數字:

截至2018年,我國小龍蝦養殖總面積1680萬畝,其中稻田養蝦面積1261萬畝,佔比75%,超過全國稻漁綜合種養面積的四成﹔2020年小龍蝦養殖面積可能達到2000萬畝……

小龍蝦,是國人餐桌上的至愛,也是不少農民脫貧致富的希望。然而,在歷時5年跟蹤研究后,上述數字讓農業專家高興不起來。受短期經濟效益驅動,一些地方盲目擴大稻田養蝦規模,擴大溝坑佔比,影響水稻生產,造成糧食安全隱患。

1

“稻田養蝦”成了“蝦田種稻”

稻漁共生在我國歷史悠久。《史記》記載,早在2000多年前,“古越人”就過著“飯稻羹魚”的自給生活。2005年,浙江青田稻漁共生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評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是中國第一個入選的農業文化遺產。

近年來,我國稻漁綜合種養發展迅猛。2015年以來,中國農科院資源區劃所聯合遼寧省農科院、雲南省農科院、湖北省農科院、長江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科院精密測量院等科研院所和高校有關專家,對我國典型稻漁綜合種養模式進行了調研。

研究發現,稻田養蟹、稻田養鴨等稻漁共生模式不但可清除雜草、控制虫害、培肥土壤、改善水質,還可促進水稻生長。而近年發展迅猛的“稻田養蝦”多為非共生模式,對糧食安全、土壤質量和生態環境產生了以下負面效應:

一是擠佔基本農田,減少越冬作物種植面積。原本排灌條件好、土壤肥力高和可水旱輪作的稻田被改為稻蝦綜合種養田,長江中游稻蝦主產區1000余萬畝養蝦稻田中,一半以上來源於可水旱輪作的基本農田。

二是影響水稻生產,部分水稻“種而不收”。重蝦輕稻在我國稻田養蝦模式中極為普遍,甚至存在水稻種而不收、直接作為小龍蝦的飼料和庇護所的現象。為提高小龍蝦產量和方便捕撈,還有部分生產者在稻田內挖養殖溝,並留出進出水路,甚至使水稻的實際種植面積壓縮四成以上。

三是長期水淹破壞土壤,威脅“藏糧於地”戰略安全。實踐証明,水旱輪作是稻田土壤培肥的重要途徑,是糧食安全的重要保障。稻田養蝦放棄了越冬旱作種植,全年土壤淹水達320天以上。稻田養蝦年限越長,越不利於土壤健康。

“最讓人心痛的就是土壤質量的犧牲!長期處於淹水狀態,對土壤健康危害非常大,將嚴重威脅藏糧於地的糧食安全戰略。”中國農科院資源區劃所面源污染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劉宏斌說。

四是加劇水資源緊張,威脅水環境安全。專家估算,每畝養蝦稻田的年耗水量比水旱輪作農田多600噸至700噸,在一些灌區,因稻田養蝦大規模無序發展所引發的用水矛盾甚至糾紛已經顯現。相當一部分養殖戶餌料、肥料投入量大,養殖過程中頻繁排水、補水,進一步加劇了水污染。

2

按停小龍蝦養殖“快進鍵”

部分地方稻田養蝦無序發展,由“稻田養蝦”變成“蝦田種稻”,不僅有違稻漁綜合種養“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的基本原則,也給綠色農業、高質量發展帶來巨大隱患。

自2012年至2018年,南方5省小龍蝦主產區養殖總面積增加了284%,擴張仍沒有停下來的趨勢。

長江大學教授朱建強表示,稻田養蝦發展迅猛的同時,市場卻陷入不穩定狀態。受收獲時間集中、冷儲加工跟不上,以及自然災害、消費市場等影響,小龍蝦收購價在每公斤12元至70元之間大幅波動,農戶要承擔很大的市場風險。

2018年湖北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的調研表明,隻有1/3的養蝦戶能賺錢,最近兩三年小龍蝦“地板價”現象日益突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3月中下旬蝦苗市價僅每公斤12元,相當於正常年份的一半。

2020年5月,荊州市農業農村發展中心、荊州市小龍蝦產業協會等單位組成專家組,經過調研后形成《關於當前荊州市小龍蝦產業發展的調研報告》,認為2020年小龍蝦成蝦價格總體上顯著低於2019年。報告同時警示,應避免“重蝦輕稻”,要稻蝦兼顧,不可一味追求小龍蝦產量,在水稻生長期經常灌深水,從而造成稻田人為澇害,導致水稻嚴重減產。

3

查清家底合理規劃

糧食安全是不能突破的底線。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已於2019年下發《關於規范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發展的通知》,促進稻漁綜合種養產業規范發展。應盡快查清我國稻田養殖發展狀況,制定稻田綜合種養規劃,對稻漁共生和非共生模式分類施策。

一是要查清家底,科學評估。通過遙感、無人機航拍結合實地調查,盡快查清綜合種養稻田的分布區域及其與糧食生產功能區的重疊情況,明確經營主體、經營年限、模式類型、溝坑佔比、資源投入與產品產出情況,科學評估稻漁綜合種養的經濟和生態效益。

二是要分類施策,穩糧增效。國家和地方政府應出台政策,支持、引導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因地制宜選擇水生動物品種,嚴格落實溝坑佔比不超過10%的規定,在糧食生產功能區嚴禁新增非共生稻漁面積。

三是要加強規劃,科學引導。劉宏斌建議,應抓緊制定稻田綜合種養國家規劃,以“稻漁互惠,穩糧增收”為指導,以“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為前提,科學劃分適宜發展區和限制發展區,逐步構建綠色發展模式和政策保障機制。

四是要科技支撐,專項引領。稻漁綜合種養涉及土肥、栽培、植保、水產、育種、生態、環境、經濟等學科領域,目前跨學科協同研究不足問題凸顯,建議將稻漁綠色種養納入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全鏈條開展關鍵技術研發。

半月談記者: 李斌 郭宇靖

(責編:陳臣子(實習生)、王震)

深度原創

特別策劃

    第二屆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戰“疫”內容科技大賽 首屆人民網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網內容科技創業創新長三角決賽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