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創投

以戰略性新興產業壯大發展新動能

2021年01月13日08:59  來源:北京青年報

     本報特約評論員

  各地按照中央總體部署謀劃新興發展“施工圖”時,要注意因地制宜做好統籌布局,補短板強弱項,避免同質化無序競爭的低水平重復建設。要把握好以政府優惠政策引導新興產業發展的度,避免產業依賴政府補貼引起周期性波動。同時注重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在競爭和開放合作中實現區域協同和產業協同,必要時採取措施限制投機和跟風潮流。

  “十四五”開局之年,地方正加快勾勒新興產業發展路線圖。據新華社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安徽、湖南、湖北、山東、雲南等逾10個省份明確了新興產業規劃和部署,包括重點發展新材料、生物醫藥等產業,加快培育世界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進一步壯大發展新動能,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等方面。同時,包括千萬級財政資金、千億級基金在內的多路新增資金正加速向新興產業集結。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且知識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產業,代表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是培育發展新動能、獲取未來競爭新優勢的關鍵領域。加快布局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地方樹立產業核心發展優勢,實現“換道超車”的重要方向。同時,通過發展新興產業可助推傳統產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近年來,我國把戰略性新興產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有力地推動了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在此過程中,隨著戰略性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的廣泛融合,加快推動了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涌現了大批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成為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的有力支撐。

  當前,我國面臨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深刻變革,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已經成為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2019年,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11.5%,比2014年提高3.9個百分點,已成為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源。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預計至2025年底,新興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將達到20%左右,成為“十四五”時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柱性產業。

  面向“十四五”以及更長遠的周期,戰略性新興產業是破解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難題的關鍵產業。值得注意的是,盡管近年來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制造業的發展增速快於經濟增速,也快於全部工業增速,但產業整體創新水平還不高,一些領域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情況仍然存在,還不能適應經濟發展新舊動能加快轉換、產業結構加速升級的要求。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加快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產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同各產業深度融合,推動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構建一批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結構合理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引擎。各地按照中央總體部署謀劃新興發展“施工圖”時,要注意因地制宜做好統籌布局,補短板強弱項,避免同質化無序競爭的低水平重復建設。

  一方面,要著力提升新興產業集聚的規模和質量,避免沿用過去發展傳統產業的路徑和思維來推進新興產業發展,避免過度追求規模優勢和過度集聚各類要素,避免出現多點開花、大而不優、產能過剩等問題。另一方面,要把握好以政府優惠政策引導新興產業發展的度,避免產業依賴政府補貼引起周期性波動。同時注重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在競爭和開放合作中實現區域協同和產業協同,必要時採取措施限制投機和跟風潮流。

(責編:單子璇(實習生)、王震)

深度原創

特別策劃

    第二屆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戰“疫”內容科技大賽 首屆人民網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網內容科技創業創新長三角決賽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