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文章《資本漩渦下的在線教育:資本大規模介入引發哪些問題?》,直指在線教育行業問題。疫情、長假、家長焦慮、資本尋求高回報機會等多重因素匯聚在一起,使得在線教育,尤其是在線培訓迅速獲得大量投資。
由於超過常態的資金投入,不少人發現,原來總被時尚商品佔據的廣告區位和時段現在已經被在線教育機構替代。在這種現象的背后,是在線教育和培訓機構本身性質與特征的變化。原來靠課程產品銷售獲得回報的機構,無法與靠大量融資獲得回報的機構在同一個市場中競爭,於是越來越多的在線教育機構也被擠壓著尋求投資。當越來越多的在線教育機構都有這種需求,在線教育機構的性質不得不發生變化:教育性越來越弱,資本性越來越強。
深入分析近期在線培訓機構因資金原因而難以繼續運營的案例,不難發現,如果企業不是被逼著從培訓機構轉換成融資平台,或許不會出現如此重大的問題。過度融資的在線教育機構不得不先考慮資金的保值和增值,考慮運營過程中的盈利,教育與培訓的內容、質量則變得越來越無關緊要。
由此,在線教育的定位與運行原則最終發生了改變。教育角度需要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從家長和學生角度看,如何用在線教育,要根據孩子的成長發展是否需要、是否合適和對孩子是否有利來決定﹔對於在線教育機構而言,需要守住自己的課程與教育產品的品質底線,在課程安排與組合、課程開設方式等方面都需要首先考慮兒童,遵守兒童健康成長第一原則。但是在過度的資本壓力下,一些在線教育機構即便原來做得不錯,也會在自己與其他相同類型的機構競爭中放棄原則,將以人為本漸漸讓位於資本逐利,最終走上不歸路。
了解了這樣的發展變化過程,在線教育企業就必須在融資面前冷靜些,基於自身的體量與業務量,評估自身真實的資金需求量:融資量對於自身而言是風險可控的,是能夠堅守自己的教育品質的,是能夠確保在教學過程中對學員守住以人為本的底線而不至於傾斜到以資為本狀態的。
家長和學員同樣可以以此標准來觀察自己即將購買的課程服務方的狀況,尤其是對那些已經在使用課程教學服務的用戶,完全可以通過對服務方的細節、收費方式、運作狀況的觀察,了解到他們將資本與人各自放在什麼位置。那些過度促銷、打折、優惠的在線教育機構事實上已經在抬高資本的位置,家長需要根據自己的判斷決定是否購買、購買多少、購買哪一家的服務。
相關管理部門同樣應該甄別在線教育機構,視其辦學情況加以精細管理。以人為本就要遵循教育的目的和原則,在這個前提下去使用在線方式,不能在違背教育規律的前提下使用在線教育,或是為了佔據市場採用超越學生生理與智能極限的方式使用在線教育,以犧牲老師和學生的感受體驗的方式進行在線教育。可以通過在線教育機構的資金流向特點對其風險和是否以人為本加以判定。
從長遠的發展看,在線教育的健康發展需要更多的教育人而非投資人,投資人必須變為教育者才能在長遠的時間裡做好在線教育。過於以資為本,必然淡化自身的教育特性﹔離開或違背以人為本,包括在線教育機構在內的任何一家教育機構都不會走得長遠。
(作者:儲朝暉,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