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创投

不因短期不景气而长期悲观

——专访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邹至庄

赵怡雯

2016年11月07日08:33  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最重要的是中国的人力资源。包括勤劳和高质量的劳动力,精明和有眼光的企业家和世界一流的知识分子。这是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快速的原因。

  11月2日下午,复旦大学谢希德大讲堂的暖黄灯光像轻柔的纱幔倾洒下来,热烈又庄重,仿佛在欢迎远来的贵宾——世界闻名的经济学家、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复旦大学名誉教授邹至庄。

  被誉为中国现代经济播种者的邹至庄在经济学多个领域均有建树,尤其在计量经济学、动态经济学和中国经济研究方面贡献颇多。以他命名的“邹氏检验”更是坚定了他在计量经济学中的泰斗地位。邹至庄也是首位当选为美国经济学联合会会士的杰出华人经济学家。

  人力资源是基本动力

  近年来,邹至庄一直在用经济学研究中国经济,在他看来,经济学的理论可以用来解释经济的现象,在中国可以应用。

  “中国经济有自己的特色,30多年来,年均GDP增长9.4%,世界上没有其他任何国家可以达到这个境界。为什么中国经济发展那么快,这是大家需要探讨的问题。”邹至庄说。

  邹至庄认为,宏观经济的变动包括两方面:一是短期的波动;二是长期的增长。GDP的长期增长有赖于生产能力的提高,而不是总需求的增加。如果生产能力有限,增加总需求并不能增加GDP总量。长期增速有赖于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

  “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最重要的是中国的人力资源。”邹至庄表示,包括勤劳和高质量的劳动力,精明和有眼光的企业家和世界一流的知识分子。这是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快速的原因。也是未来10年中国继续发展的原因。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已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GDP增速自然会比1978年后的30年增速慢一些。若要增加GDP长期增速,关键就在于深化改革、建立一个更有效率的市场经济。

  “我们不应因为目前中国经济发生短期的不景气而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悲观。”邹至庄说。

  政府扮演何种角色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邹志庄认为,在中国经济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除了人力资源外,政府的决策也是功不可没。

  邹至庄指出,经济波动在市场经济中常常会发生,波动的原因是需求的变化。可以从总需求和个别货物的需求来讨论。美国在上世纪30年代初期发生的衰退是因为总需求不足。总需求大致可以分为4个部分: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出口减去进口)。美国的总生产多于总需求,因为消费和投资的需求不足,消费者与投资者对日后的收入和盈利悲观,以致减少消费和投资的数量。

  根据凯恩斯理论,政府应该增加支出来填补总需求的不足。中国在2008年也增加了政府支出来增加总需求。

  “目前中国经济的需求不足包括进出口的下降和个别货物的需求减少。”邹至庄指出,现在中国的钢铁业与煤矿业是明显的例子。

  政府可以用适当的政策来解决这些经济问题,邹至庄提出,第一是利用宏观经济政策增加政府的总支出,来增加整个经济的总需求;第二是利用微观经济政策,利用政府的财政资源来帮助生产过剩的企业将员工转移到别的企业。此外,还要帮助一些由于市场需求改变而应当增加生产的企业来扩充生产规模。

  那么,政府的财政资源从哪里来?邹至庄认为,最简单和最适当的答案是用一部分外汇储备。

  2016年1月,中国拥有的外汇储备约达3.23万亿美元。按照1美元换6.48元人民币算,约合20.93万亿元人民币。约等于中国2015年GDP的30.9%。足够用来挽救上述中国面临的经济问题。

  而调节经济短期波动的办法,除了增加政府支出(或财政政策)以外,还可以采用金融政策。央行可以增加货币供应、降低利率来刺激生产。这是央行正在采用的政策。

  邹至庄还认为,中国经济的未来永远需要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经济学者,必须努力为这些人才创造更好的机会和空间,并始终坚信,中国的经济学界早晚会有大师云集的那一天。

(责编:陈键、胡晓)

深度原创

特别策划

    第二届内容科技大赛总决赛 人民战“疫”内容科技大赛 首届人民网内容科技大赛总决赛 人民网内容科技创业创新长三角决赛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