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创投

海外并购撞上“小冰河” 中国企业必须做好功课

2016年11月28日08:21  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美的集团对德国机器人生产商库卡的收购交易还在评估,中国化工对瑞士先正达的430亿美元现金收购第四次延期,中国福建宏芯基金收购德国半导体设备生产商爱思强(Aixtron)被重新评定。近段时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遇上了“小冰河期”。

  那么,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地需不需要调整?策略需不需要改变?如何应对并购企业所在地的监管规则?近日,在北京举行的欧洲投资与并购论坛上,业界大佬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企业投美国还是欧洲

  “从目前情况来看,一些出于平衡资产负债表目的、或者是期望用海外投资对冲人民币贬值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已经很低。但是对于技术发展、高端产品需求以及投资,政府还是鼓励的。”厚朴投资管理公司主席方风雷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美国目前容易将投资泛政治化,“我觉得中国和欧洲合作的前景超过美国”。

  在近日举行的欧洲投资与并购论坛上,瑞生国际律师事务所杜塞尔多夫办事处合伙人Harald Selzner说,“与其他国家相比,欧洲监管障碍更低一些。”

  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投行部执行主管王晟也认为,从客户的角度看,欧洲交易的确定性更大,或者从审批的角度环节更少,美国似乎更麻烦一些。从收购以后和中国市场的互补性来看,因为美国很多公司都是跨国公司,它在中国可能已经有业务了,而欧洲相对而言有一些独立的品牌或者独立的产品,通过中国买方的收购或者投资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拓展中国的市场,协同效应更大一点。

  王晟透露,“今年到目前为止,中国企业对欧洲大概有900亿美元的并购额,以前,投资并购主要集中在德国、英国这样的国家,现在在东欧、北欧也都有。”

  Harald Selzner坦言,中国公司的一些独特之处是欧盟企业不能低估的,“如果中国企业可以帮助欧洲企业更好地进入中国市场,这对欧洲公司也是极具有吸引力”。

  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投资银行部主管黄朝晖认为,“中国企业的收购从早期的资源为主向技术为主进行过渡,然后从亚非拉为主向欧美为主过渡,,收购的主体也从国营企业为主向民营企业为主,现在民营企业的收购已经占到了70%以上。”

  去欧洲投什么?

  嘉实科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CEO陈峻伟告诉记者,“从医疗健康到旅游、消费、品牌,欧洲是巨大的宝藏。”

  如何做好监管功课

  近几年来,国内企业海外幵购呈现总体规模下降、但收购数量攀升的格局,不过,相关人士指出,“2016 年以来企业收购数量又出现了明显回落,我们认为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央行及相关部门对于跨境资本流动监管趋严所致。”

  瑞生国际律师事务所北京办事处执行合伙人杜以龙认为,监管问题当然非常重要,“包括目标国家和地区的监管,也包括中国政府的监管,还包括全球性的监管”。

  中国企业的跨境并购在境内需要获得的审批,一般是涉及到发改委、商务部以及外汇登记的部门,如果是央企,可能还需要国资委的批准或者审批。

  中金公司并购部门执行主管周雷则表示,“对于各国的监管规则,中国企业必须做好充分的功课,在迈开跨境并购的这一步起,所有的审核都要走正常流程,没有必要规避。”

  瑞生国际律师事务所布鲁塞尔办事处合伙人Hector Armengod建议,在欧洲,如果你想收购欧洲的公司有可能会引起反垄断的话,提前就要给监管者进行一个好的沟通,我们的流程是25个工作日,“你在申请的两个月之前,需首先跟监管者进行沟通,让他们了解这个交易,并使其认为这并不会引发反垄断的关注等等”。

(责编:陈键、赖悦)

深度原创

特别策划

    第二届内容科技大赛总决赛 人民战“疫”内容科技大赛 首届人民网内容科技大赛总决赛 人民网内容科技创业创新长三角决赛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