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创投

“知识付费”亟须提质增效

2017年10月30日09:02  来源:经济参考报

  

“互联网+知识”正在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百姓生活。据报道,2017年国内知识付费领域逐渐分化,知识付费正从起初很火的商业财经、技能培养等热门领域向更多更丰富的细分领域扩展。不少网民都在知识付费平台上体验过提问的乐趣,在丰富知识拓展视野的同时,也会遇到回答缺少深度,内容良莠不齐,甚至真假难辨等“糟心事”。

  网民认为,唯有在内容质量、运营模式等方面进一步深耕,才能夯实产业基础,让知识更有力量。

  发展良莠不齐

  有网民表示,作为新的传播渠道,“知识付费”使大家不再只能通过电视、广播进行消费,它帮用户省略了自己去搜寻鉴别知识的时间,得到经过挑选、质量内容满足要求的资讯。这相比之前的资讯更为体系化,更加具象化和个性化。

  网民“晏一琳”说,“知识付费”有利于高效筛选信息,付费的同时也激励优质内容的生产。

  不过,知识付费领域内容良莠不齐,甚至存在错误信息等问题,也被很多网民诟病。有网民认为,这种现象正在侵蚀着根基尚浅的知识付费产业基础,甚至给整个产业链带来隐患。

  网民“拾遗”表示,有些平台传授的知识有时“药不对症”,缺乏对提问个体的针对性。

  有网民对“快答”式运营模式产生质疑,认为有些平台没有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解透彻,而只是给出了一个“结果”,使用户有无法消化之惑。

  还有网民质疑,有些付费得到的回答结果,在常用的搜索引擎中可以免费搜索到,因此对付费知识含金量产生了怀疑。

  产业链有待精耕细作

  在互联网经济和信息多元化并行的时代,如何让用户心甘情愿按下知识信息的支付按钮?网民建议,应从内容、运营到产业链,进一步精耕细作。

  网民“刘润”说,首先,用户更愿意为“有用”的内容付费。能够帮助他人学习、成长的,在工作、商业或者心理等方面获得提高的,就是“有用”的内容。其次,面向用户的收费内容必须深入浅出。同一个内容,必须让大家都能够听得懂,并且都觉得有价值。核心的知识必须要深入,抓住本质;而表现的形式一定要浅显,容易和各种用户建立连接。再次,付费内容必须要产品化。必须靠产品本身影响用户。

  还有网民建议,知识付费要创新现行提问者和回答者收入分配机制。(记者 于璐 整理)

(责编:陈键、赖悦)

深度原创

特别策划

    第二届内容科技大赛总决赛 人民战“疫”内容科技大赛 首届人民网内容科技大赛总决赛 人民网内容科技创业创新长三角决赛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