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创投

网游、工具类APP获取隐私情况严重

孙奇茹

2018年01月23日08:17  来源:北京日报

  腾讯社会研究中心、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近日联合发布的《2017年度网络隐私安全及网络欺诈行为分析报告》显示,影音娱乐、资讯阅读、网络游戏和常用工具等种类的手机应用成为越界获取用户隐私的手机APP重灾区。除了手机软件获取、免费Wi-Fi窃取,旧手机也成为移动网络隐私泄露主渠道之一。

  报告显示,目前人们移动网络隐私的泄露主要有以下几种渠道:手机软件获取、免费Wi-Fi窃取、旧手机设备泄露,以及黑客盗取企业大数据等渠道。

  研究团队共选取了852个安卓系统手机APP、275个iOS苹果系统手机应用研究后发现,2017年下半年,852个安卓手机APP中有98.5%都要获取用户隐私权限,这比去年一季度增长了2%。其中,网络游戏与常用工具是获取用户手机隐私权限占比最高的两类应用,分别达到获取隐私权限总数的24.4%和18.8%。

  一个积极的变化是,在业界对于保护隐私的呼吁下,与2017年一季度相比,安卓手机APP对位置信息、读取手机号、读取短信记录、通话记录等核心隐私权限的获取情况有所降低,越界获取用户隐私权限的比例从上半年25.3%降至下半年的9%。

  对隐私权限管理相对完善的苹果iOS系统,同样也存在隐私泄露问题。报告显示,2017年下半年iOS应用获取的用户手机隐私权限比例相较于第一季度有所上升,达到81.9%,提高了12.6个百分点。随着短视频、直播等平台的兴起,影音娱乐类的手机应用成为越界获取用户隐私权限的一个重灾区。

  随着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新兴生物识别技术的兴起,不少应用都开始尝试通过这些技术进行身份验证。不过,安全专家却提醒不要随意尝鲜、将自己的生物识别信息轻易交给一个个应用厂商。

  值得一提的是,旧手机的处理方式也成为关乎隐私安全的重要问题。专家提醒,在处理二手手机前,一定要通过“恢复出厂设置-格式化-反复拷入大文件并删除”的步骤,彻底清理旧手机信息。

(责编:黄盛、陈键)

深度原创

特别策划

    第二届内容科技大赛总决赛 人民战“疫”内容科技大赛 首届人民网内容科技大赛总决赛 人民网内容科技创业创新长三角决赛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