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创投

万亿蓝海待掘 投资界开启“太空之年”

李曦子

2019年01月08日09:08  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1月4日凌晨,中国国家航天局发布消息称,嫦娥四号着陆器与被命名为“玉兔二号”月球车的巡视器已于1月3日夜里顺利分离,“玉兔二号”月球车驶抵月球背面表面,在月背留下人类探测器的第一道印迹。图为嫦娥四号着陆器上监视相机拍摄的“玉兔二号”在月背留下第一道痕迹的影像图,这一历史画面也通过“鹊桥”中继星顺利传回地面。

  (中新社/中国国家航天局)

  50年前,美国宇航员威廉·安德斯将月球背面描述成孩提时代玩过的沙堆,“没有边界,满是碰撞痕和坑洞”。那是人类第一次亲眼看见月球背面的样子。

  50年后,月球永远背对地球的那面山地荒原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地球访客。1月3日,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世界首张近距拍摄的月背影像图。这是全球第一艘在月球背面实现着陆的人造航天器。

  而就在两天前,美国“新视野”号探测器经过13年的长途跋涉,首次造访太阳系已知最遥远的天体——一颗被命名为“天涯海角”的柯伊伯带天体,为全面揭示太阳系演化过程寻找最新探测信息。

  古往今来,人类不断加快探索宇宙的步伐,并不断取得新的成就。这条看似永无止境的道路上,夹带着好奇心的驱动力、民族自豪感的激情,以及数以万亿美元计规模的产业诱惑。

  摩根士丹利估计,2019年,投资界将开启“太空之年”,到2040年,太空经济规模将达到1.1万亿美元。

  月球将迎多轮访客

  从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到50年前人类第一次登月,再到如今探测器成功月背着陆,人们对于月亮的向往一直没有停止。

  由于月球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等,加上被地球潮汐锁定,强大的引力让月球总是一面朝向地球,其背面一直是月球探索的空白。

  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2018年12月8日搭乘中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升空。经过近月制动、轨道修正、通讯测试、姿态调整等准备后在月球背面着陆,首次实现人类探测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首次实现月球背面与地球的中继通信,将开启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有航天专家表示,月球背面具有独特的电磁场环境和地质特征,适合开展低频射电探测等空间天文学研究和月球物质成分探测等科学研究。

  《华尔街日报》称,在未来几周的探月任务中,中国的长期计划应该会有明显的早期收获。在月球背面作业本身就是一项壮举,因为此前其与地球的直接通信是不可能的。

  美国《福布斯》网站表示,2019年1月将迎来密集的航天发射,仅月球就会“接待”两批地球来客。除了中国的嫦娥四号,印度计划于1月31日发射该国首个月球着陆器和漫游车“月船2号”(chandrayan -2)。这是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今年最重要的航天任务,该组织计划于本年度进行11次航天发射,超过去年的7次。

  此外,以色列一家名为SpaceIL的初创公司计划在2月利用马斯克SpaceX公司的“猎鹰9”火箭向月球发射着陆器,并将于4月在月球宁静海区域着陆。如果该任务成功,这将使以色列成为继美国、前苏联和中国之后第四个完成登陆月球的国家。

  作为世界首个登月的国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又重启了登月计划。先打算在月球轨道上建立一个半永久性绕月基地,并计划在2023年进行载人绕月飞行,进而在2030年前再次登月。

  这一绕月基地目前已经开始建造,宇航员将在绕月基地上进行新技术和系统的测试,为月球基地的建设打下基础,月球基地将作为探索太空的中转站,为下一步迈向火星做准备。

  太空竞赛如火如荼

  根据摩根士丹利的数据,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全球共进行了114次航天发射,开创近30年来的历史最高纪录。这背后有国家层面的战略计划,还有不断成长的民营航天企业,他们随着商业航天的不断发展迅速崛起,希望能在太空竞赛中分一杯羹。

  在国家层面,各国政府已经开始摩拳擦掌加入新一轮的太空竞赛中:去年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项太空政策指令,不但列出美国的载人登月和载人登陆火星计划,还着手筹建新太空部队;日本政府计划增设“宇宙部队”,监视他国可疑卫星。据日媒报道,该部队预计将在2022年左右组建完成。

  在民营企业层面,商业航天的发展方向主要为火箭发射、太空旅行以及卫星互联网服务。

  马斯克的SpaceX公司一直占据商业航天的龙头地位。在早期,各国政府是卫星发射的主要客户,SpaceX的成长也是站在NASA的肩膀上。根据2012年SpaceX公布的第一个十年计划,在其10亿美元营收中,大约有50%来自NASA的开发和发射合同,而且这些发射合同在签订时均已获得定金。

  2018年,SpaceX成功完成了21次太空发射(仅有两次回收失败),占18%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去年初,猎鹰重型火箭的成功测试,使SpaceX成为能够从地球发射最强大火箭的公司之一。

  此外,卫星互联网服务被SpaceX视为未来带来收入增长的重要业务。卫星互联网服务计划于2016年提出,希望于2019年开始实施,2024年全球组网。计划发射4425颗卫星,向全球提供高速互联网服务,耗资将超过100亿美元。

  去年12月,SpaceX筹集了5亿美元资金用于卫星互联网服务业务。据企业服务数据库公司Crunchbase数据,此前SpaceX已经筹集了17轮共计21.7亿美元融资。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表示,SpaceX可能通过打造一个卫星宽带网络成为价值500亿美元的巨头。这一项目虽然初期耗资巨大,但完成后能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

  亚马逊的云服务公司AWS日前也宣布,将提供卫星连接服务,打造全球共享卫星地面站。

  新西兰小型卫星发射初创企业Rocket Lab先后三次将有效载荷送入轨道,这也展现了小型火箭应用于卫星业务的前景。

  在太空旅行业务上,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旗下的蓝色起源(Blue origin)公司计划在2019年推出太空旅行;英国维珍银河(Virgin Galactic)的“太空船2号”(SpaceShipTwo)越过了50英里的大气层门槛,成为太空旅游领域的先入者;航空巨头波音也表示,将很快对自己的载人飞船进行测试。

  2014年起,中国政府也开始允许民营企业进入航天领域,以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包括可以生产尖端半导体、人工智能和小型卫星的产业。

  市场规模蔚为可观

  美银美林表示,以SpaceX为代表的公司在可回收运载火箭研制方面的进展、太空民营企业的快速增长、全球对太空投资的增长,以及小型火箭制造商带来的发射成本的降低,正将商业太空领域推向“太空时代2.0”。

  去年12月,摩根士丹利在纽约举办了首届“太空峰会”,进一步关注太空、航天领域的潜在投资机会。

  该投行一直看好太空领域的经济前景,预计2019年这一领域的产业、技术和投资都将迎来提速发展。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Adam Jonas在研报中表示,2019年投资界将开启“太空之年”,太空行业及其技术将实现一些里程碑式发展,而资本将进一步涌入该领域。

  得益于技术的突飞猛进和成本的大幅下降,众多太空初创企业涌向市场并获得资本的青睐。摩根士丹利预测,太空产业的估值到2040年会超万亿美元。但由于该行业执行风险非常高,因此,景气状态下能达1.75万亿美元,不景气状态下或达6000亿美元。美银美林此前的一项报告则称,太空产业的估值在未来30年内将至少达到2.7万亿美元。

  此外,卢森堡太空总署(Luxembourg Space Agency)进行的一项深入研究显示,太空资源的利用有望在诸多领域产生重要的社会经济效益,包括对GDP产生影响、创造就业机会,以及在资料分析、材料科学、积层制造和机器人等数个科技领域产生市场与科技外溢效果。

  该研究认为,短期内,火箭及其他太空载具推进剂有最好的投资机会,因为人们对于月球、火星和其他天体上水源的需求和可用性抱有极大的信心,以及其在太空应用中至关重要。研究指出,2018年至2045年,太空资源利用产业有望产生高达1700亿欧元的市场收入。

(责编:韩颖、张晨)

深度原创

特别策划

    第二届内容科技大赛总决赛 人民战“疫”内容科技大赛 首届人民网内容科技大赛总决赛 人民网内容科技创业创新长三角决赛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