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创投

鞋子不是用来“炒”的警惕背后的金融风险

2019年11月25日08:51  来源:新京报

对鞋子本着“赚大钱、赚快钱”的心态进行投机,会面临“财物两空”的巨大风险。

据央视报道,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下发“金融简报”,提醒“炒鞋”热潮存在金融风险。

近年来随着“球鞋文化”的兴起,鞋不仅仅具有保暖防寒的穿戴功能,而成为一种具有金融属性的“炒作”产品,还衍生出相关的二级交易市场。有报道显示,目前国内已有10余个“炒鞋”平台,呈现出参与者数量多、交易量大、价格波动剧烈等特征。有的平台可以分期付款来炒鞋,还有的平台花样翻新,出现预售、寄存等炒鞋新方式。

应该来说,作为新兴消费方式,或者说随着消费进入升级换代的新时代,一些消费者根据个人的喜好和消费能力,通过市场定制一些个性化的诸如鞋类的消费产品,即使产品价格相对高一点,也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但是,像鞋类等产品,毕竟不像黄金、房产等资产能够长期保存,也不具有稀缺性,并不适合投资。特别是随着消费喜好的变化,前一段时间受追捧的产品在后一段时间可能会被市场抛弃,前期高价格投资就会变得一毛不值;这种情况下,如果消费者一味追逐炒作,在不具备风险承担能力的情况下本着“赚大钱、赚快钱”的心态进行投机,就会面临“财物两空”的巨大风险。

目前以炒鞋为代表的消费产品被炒作,本质上讲是投机行为,利用年轻一代个性化的消费方式进行所谓“金融投资产品创新”,让不知、不惧金融风险的年轻投资者玩“击鼓传花”的投机游戏。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金融化操作平台推波助澜,让一些不具备风险承担和投资能力的消费者加杠杆投机,加剧炒鞋背后的风险。就如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在“金融简报”中所指出的:首先,“炒鞋”交易呈现证券化趋势,日交易量巨大;其次,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为炒鞋平台提供分期付款等加杠杆服务,杠杆资金入场助长了金融风险;最后,操作黑箱化,平台一旦“跑路”,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

对此,相关监管部门要对炒鞋等现象保持高度警惕,一方面进行风险提醒和教育,让消费者提升风险敬畏意识,不要盲目跟风投资。另一方面,及时进行监管和治理,防范新兴消费方式背后的金融风险,促进投资和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一是,金融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和金融化操作平台的监管力度,治理炒鞋背后的加杠杆行为。比如对于一些信贷资格不足的消费者,金融机构在对其发放消费贷时要严格审查其资质,使消费贷的发放环节变得更加规范,严禁大量杠杆资金用于炒鞋行为。

二是,要提高金融监管的前瞻性、预见性,提升金融治理能力建设。比如对市场中让鞋资产证券化的平台,金融部门一方面做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另一方面要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形成相应的法律约束;特别是对违法犯罪行为要做到依法打击,严厉惩处,形成金融治理和监管能力建设与新兴市场发展相匹配。

三是,其他监管部门也要认真履职尽责,对消费领域中出现的价格欺诈、产权侵权、产品质量等问题进行严格监管,净化新兴消费环境,促进理性和合理消费。尤其是要对监管工作中发现的风险问题及时向金融监管部门进行推送和共享,以形成跨领域、跨行业、跨地域的监管机制,有效提升风险发现和识别的能力,形成监管合力的同时提升监管效能。

□木丁(财经评论人)

(责编:边雪(实习)、陈键)

深度原创

特别策划

    第二届内容科技大赛总决赛 人民战“疫”内容科技大赛 首届人民网内容科技大赛总决赛 人民网内容科技创业创新长三角决赛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