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
(摄影:每日经济新闻韩阳)
2018年7月,小米集团登录港交所,却意外带火了一家投资机构。彼时雷军在公开信中表示有以500万美元早期投资小米的VC,收益已经翻了866倍,后来被证实正是其早期投资人启明创投。一时间,这家素来比较低调的机构被推到了聚光灯下。
面对公众的高度好奇和关注,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却婉拒了几乎所有人的问询。他说:把主场还给小米。这位已经在创投领域征战了近20年的老兵深知,敲钟的辉煌一刻背后承载了创业者多少梦想与汗水。2018年他和团队陪伴7家企业实现了IPO,也为市场交出了一份好成绩。
不仅如此,在市场普遍反馈“募资难”的大环境下,启明创投2018年上半年就完成了三只新基金总计13.9亿美元的募资,侧面反映了市场的认可程度。从第一期美元基金首次关闭,到目前旗下共管理七只美元基金、五只人民币基金、管理资产总额超过40亿美元,邝子平和创始团队带领启明走过了一段漫长的路,也见证了国内创投行业成长的每一个重要阶段。也正因如此,对于当下普遍反馈的“资本寒冬”,他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方式。
从一开始在硅谷担任软件工程师,到进入数字通信领域担任高层管理者,再到进入风投领域创办启明创投,邝子平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一直在寻求创新和突破。他给自己近20年投资生涯定义的关键词是“学海无涯”:“当年进这个行业,最吸引我的是在这个行业里面能够不断接触、学习新的东西,这一点上面没有让我失望。”
回顾创投20年:波浪式向上发展
启明创投成立于2006年,但邝子平个人早在1999年就开始从事风险投资了。创办启明之前,他已经在英特尔投资部工作了6年,并且担任中国区总监,主导英特尔的战略投资。
那个时候的国内股权投资市场和现在截然不同,不仅规模小,并且市场上的美元远远超过人民币。一批外资VC凭着敏锐的嗅觉登陆中国,这些资本就主要来自于大的跨国美元基金在中国的分支机构。
2004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间节点,硅谷银行组织美国大牌基金组团来华,十几天的考察让这些顶级投资人看到了中国经济的变化和机会,也让他们开始思考在这里的投资策略。启明创投正是诞生在这样的背景下。2006年1月31日,这个日子邝子平记忆犹新,启明创投第一期美元基金在这天募集完成,一个全新的起点就此着墨。从一开始只关注TMT行业投资机会,到医疗团队搭建完成,再到完成全行业覆盖,伴随着中国创投行业的快速发展,启明的投资版图和业务条线也在不断延展、完善。
回顾这段发展历史,邝子平也有些感慨。他回忆,20年前从事创投行业是一件很小众的事情,“我们从业人员当时再怎么也不敢想到,今天的中国创投行业(规模)会发展到这么庞大,并且创投这个行业以及创投人所做的事情,会对整个国家、整个经济有这么大的影响”。
他用了一个短语来总结,就是“波浪式的进步”。当很多人将目光锁定在当前困难的时候,邝子平却显得平和而泰然。类似的情况他已经见过太多次,也因此更明白“风物长宜放眼量”的道理。
1999年邝子平入行,2000年就遇上了互联网泡沫破裂。一度如日中天的纳斯达克开始下跌,触发了互联网的第一个寒冬,迅速波及国内市场,也引发了创投行业的“哀鸿遍野”。他说,很多人以为“以后再也没人做创投了”。事实上,类似情况在国内反复上演了很多次,无论是非典时期、金融危机还是市场行情的剧变,每次都会有“创投将死”的论调出现,但在他看来,每次挺过危机以后,整个创投业又上了一个台阶,这种波浪式进步也侧面体现了行业强大的生命力,“总体来讲,我觉得这20年还是非常令人惊喜的发展”。
谈募资环境:不是只有炎夏和寒冬两季那么极端
对于当前行业普遍反馈的募资难问题,邝子平笑言,现在整个融资的环境就像是“一年两季”:“一会儿是夏天、资本过热,要不就是资本寒冬,其实都没这么极端。”他进一步解释道,总体来讲在募资环节,根据经济周期的波动有时会速度更快,有时则相对慢一些,但“真的没有寒冬这么极端的情况”。
事实上,对于募资问题也应该一分为二地来看。根据清科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2018年中国创投市场外币基金募集总金额为1054.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5.2%,占比达到34.9%、占比增长21.4个百分点。在这其中,美元基金毫无疑问是主力。但另一方面,邝子平表示人民币基金募资量虽然略有减退,但从总盘子来讲仍然可观,“总盘子就是投向中国的实体经济,从整体来看融资环境还是可以的”。
而在这背后,如果更深层次地来看,其实可以发现美元环境和人民币环境在生态上的巨大差别,以及由其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普林斯顿大学投资公司曾经透露过一个数据,启明创投曾为其带来3亿美元的收益,每年可用于支持250个全额奖学金项目。普林斯顿大学是启明的其中一个LP,从该机构成立伊始便开始出资,直至其最新一期美元基金仍有参与。邝子平介绍,从2006年成立至今,启明的美元基金LP有60%~70%都是一直连续出资。在这其中,有前文所说的大学资金,有慈善基金会,也有退休年金等等,其共同特征都是不追求短期收益、有着更加长期和稳健的诉求。因此,作为GP的投资机构和LP在长期的沟通合作中建立起了相互信任的深厚关系,也使得前者在面临一些争议性决策时更有信心和底气去尝试。
相比之下,政策的调整使得人民币基金的出资主体时常发生变化,导致这些LP无法与GP建立相互信任、长期稳定的关系,这对基金投研团队的决策以及一线从业人员的行为都产生了较大影响。
“这里面存在几层的传导作用。如果我们单看第一层传导,只是看到了人民币融资难,引起人民币基金没有做大做强。但是,要把这个(影响)再传导到一线的投资行为,后者又会传导到所谓的鼓励创新技术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等等。”邝子平总结道,“这个也是最近我们从业者在很多场合多次发声的一个议题,人民币投资环境要改善。”
看投后管理:做能与创业者思想碰撞的“知心人”
近年来,投后管理被很多机构提升至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不少机构专门成立了投后团队,有的规模还相当庞大。当然,也有机构秉持让被投企业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原则,在投后管理方面甚少插手。对此,邝子平谦虚地表示,投后到底该做多少、该怎么做,自己“也没有悟透”,而启明创投的风格是介于前面二者之间。
在他看来,最适合去做投后的是这个项目的投资人,因为“他最了解这个公司,对公司的事情也最上心”。而谈到最应该给被投企业的支持,邝子平毫不犹豫地给出了一个看上去已经思考良久的答案:“以我自己这些年的经验,对一个企业来讲,企业家其实是挺孤独的,在他发展的路途当中,很需要有一个知心人能够经常跟他去做思想工作。”
这个判断,或许说进了很多创业者的心里。不论商业模式的调整,抑或团队架构的改变,一个创业者显然很难与自己的员工、创业伙伴乃至其他朋友分享,这个时候来自投资人的理解、建议甚至安慰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而这正是邝子平一直在践行的。以去年登陆纽交所的触宝为例,启明创投早在2010年便投资了这家公司,当时主导的投资人就是邝子平。据他回忆,从2009年接触触宝的创始团队开始,一直到敲钟,他们都保持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经常、定期碰面沟通。在商业模式上,邝子平与其董事长张瞰几年来连续在进行深度探讨与调整,一直到两三年前才找到一个可行并且具备发展潜力的模式,并最终确定下来。值得注意的是,此时触宝的商业模式和逻辑与当初启明投资时已经完全不同,但这正是邝子平认为投后管理最重要的地方,“在策略上帮助被投企业,这是我们觉得投后附加值最大的一个方面”。(每日经济新闻: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