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放缓,欧洲亦无法独善其身,而英国“脱欧”又为该地区增加了政治上的不确定性,令不少投资者望而却步。不过,私募基金似乎对此不以为然,对欧洲上市公司的投资不降反增。
路透社援引Refinitiv的数据报道称,今年截至目前,针对欧洲企业的收购金额已达316亿美元,创下12年来的新高,其中,近一半的资金都是投向欧洲上市公司。而近日,黑石集团又为其新成立的收购基金募集了逾220亿美元,更是凸显了美国私募基金的现金膨胀。
值得注意的是,标普全球市场情报部门早在去年就已统计出,欧洲杠杆收购的平均价格已飙升至核心收益(EBITDA)的近11倍,已高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前的水平。
“无法一直保持观望”
虽然受到经济影响,今年一季度欧洲并购活动在数量上下降67%,但收购金额创下历史新高。对此,收购方表示,“无法对经济一直保持观望态度。”
目前,全球领先的大型私募基金美国华平投资就在计划,与一家公司共同出资34亿美元收购英国卫星运营商Inmarsat。
华平投资欧洲负责人Daniel Zilberman表示:“无论这个时代是好是坏,私募行业的工作就是‘投资’。”
无独有偶,由私募股权投资公司Hellman&Friedman和黑石集团组成的财团,也将于今年以57亿欧元的价格收购德国分类信息网站Scout24。这是德国历史上最大的上市公司私募股权收购案。
其实,类似的私募基金在欧洲收购大型上市公司的活动还有很多。据贝恩公司的一份报告,像收购上市公司和退市等这种私有化交易,在2018年达到了十年来最高水平,全球共有170笔交易成功进行。而上一次出现这种私有化高潮,还是在2008年次贷危机之前的经济繁荣期。在去年2270亿美元的公对私交易中,有710亿美元的交易发生在欧洲。
针对目前欧洲并购市场的情况,《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了德国茵创国际并购咨询有限公司中国区合伙人张熙。
他告诉记者:“目前,欧洲并购市场的现状可概括为3点:首先,并购市场信心正在不断增加;其次,海外买家的胃口越来越大;最后一点,融资条件仍然活跃。因为现在欧洲的企业有各种融资选择,随着银行信贷标准和条件的不断降低,债务资本市场变得更加流动和私有化,债务和私募股权基金正在吸引更多的资本。”
钱太多,投资渠道少
针对欧洲并购市场火爆的原因,有私募投资者指出,由于紧张的经济格局,欧洲中型上市公司的收购价已变得更加便宜,公司高管们对私募基金收购提案的态度似乎也更加开放,尤其是在过去一年里,伦敦富时250指数中受到下行压力的那些公司。
贝恩资本常务董事卢卡·巴斯表示,“现在大多数CEO都面临很大压力,因为他们既要考虑资产的保值增值,还要做好经济衰退的准备,所以他们对私募基金的态度会更加开放。”
张熙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去年对于私募股权公司而言,是一个稳定的融资年,私募股权公司的累积待投现金数量(dry powder)已逾1万亿美元。持续的投资需求、宽松的资金来源和竞争激烈的卖方市场,令私募股权公司喜忧参半。”
此外,低利率也是收购交易集中爆发的原因。
在海外投行有十余年工作经历的金融分析师赵元杉(化名)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引发目前收购浪潮的背景之一,是全球金融危机后,各国央行执行低利率政策,企业贷款需求低迷,全球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ROE)长期低于10%(欧洲和日本银行大概在5%的水平,而英国仅为2%左右)。由于中型银行依靠存贷利差很难维持经营,投资渠道又很少,这就造成了市场上钱很多,但可投资产又非常少的“资产荒”现象。而银行并不了解科技、医疗等先进制造业行业的真实动向,所以将大量的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流入私募基金,这对银行来说,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率。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欧洲与日本企业多数面临创业者老龄化和后继无人的特点。目前,有很多创业者希望引入私募投资来改善自己的公司治理,因为私募股权投资对专业化要求很强,在对各行业的整合方面也具有绝对优势。
竞争激烈或致盲目跟风
有分析人士指出,私募基金之所以不惧怕经济衰退,是因为他们可以在定价模型和持有股票的时长上进行灵活操作,规避掉宏观经济的风险。如果市场情况突然恶化,他们可以采取长期措施。
但此种大规模收购必定会面临一些风险。为此,一些银行家和分析师表示,这些大举收购的私募基金可能会为收购支付的高价感到后悔。
华平投资的Zilberman认为,“私募基金面临的最大风险是退出时,估值倍数(valuation multiples)缩水,目前资产价格非常高,但利率却在上升,资本成本也在上升,所以估值倍数会逐渐缩小”。(编者注:企业估值倍数=企业价值/EBITDA,EBITDA即利息、税收、折旧和摊销前收益)
但在赵元杉看来,并购价格高一些并没有问题。他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由于资金成本过低,除非发生金融危机,否则这种并购现象不会突然减少。”
张熙则表示,“我们无法简单地说这些私募可能面临哪些风险,但是目前竞争激烈的卖方市场可能会导致私募基金的盲目跟风,包括投资那些财务状况并不出色的标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