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健身去哪儿?这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话题。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与场地设施紧缺之间的矛盾,成为全民健身亟待破解的难点和痛点。
2019年,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进一步促进体育消费的行动计划(2019—2020)》,其中提到“充分合理利用公园绿地、城市空置场所、建筑物屋顶、地下室等‘金角银边’区域,建设便民利民的健身休闲设施。”将闲置土地用起来、用得好,不仅是增加健身场地供给的新抓手,更将成为新时期群众体育工作的突破口。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金融街,被鳞次栉比的高楼所环绕。午休时间,张先生走出公司,走向顺城公园内的智能健康步道。通过智能打卡桩的人脸识别功能,他的运动里程自动计步打卡,步道交互屏幕上显示出用户数据、排名。这一连串的“黑科技”,吸引了很多像张先生这样的上班族。据了解,这条步道分布着室外动感单车、24小时健身仓等设施,服务周边近20万人。
健身去哪儿?这一直是个难题。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84平方米,其中大型体育场馆占了不少体育用地等公共体育资源。面对群众日渐高涨的日常健身需求,城市基层社区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供给明显不足。如何多渠道盘活存量、扩展增量,各地都在动脑筋想办法:合理利用“邮票绿地”、拆迁开发“金角银边”、改造废旧厂房……这些创新性探索,让更多闲置土地变废为宝,百姓出了家门就能锻炼。
鼓励因地制宜
“好球!”走进江苏省苏州市狮山横塘街道羽乒中心,尽管不是节假日,这里依旧人声鼎沸。羽毛球爱好者捉对厮杀,孩子们在教练的指导下练习发球。宽敞的场地、阶梯式的合理收费、贴心的卫浴设施,在周边健身群众中叫响“金字招牌”。而在5年前,这里还只是某家居用品的生产车间。
挖掘现有土地潜力,利用城市“边角下料”做文章,已然成为扩大健身场地增量的重要手段。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中提出,鼓励充分利用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和空闲地等闲置资源,改造建设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在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和《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也都有相应的表述。
“现有文件从顶层设计上给出了大方向,各地则需要因地制宜,主动创新。”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公共服务处处长赵爱国表示,“十三五”以来,主动挖潜的工作思路越来越成为共识,各地成功案例不断出现。“后续还需要有关部门进行协同,就体育设施空间拓展推出更细化的指导和操作方案。”
浙江宁波的春晓湖畔曾是一座垃圾山。2014年,一家体育休闲俱乐部在这里成立,春晓街道无偿提供土地使用权5年,俱乐部投入数百万元清理垃圾,将这里改建成一站式运动休闲综合体,从最初的皮划艇、帆船到如今开展了20多个项目,成为市民健身好去处。
政策层面的加码,为充分调动各方资源、低成本建设体育场地保驾护航。比如《意见》提出,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利用工业厂房、商业用房、仓储用房等既有建筑及屋顶、地下室等空间建设改造成体育设施,并允许按照体育设施设计要求,依法依规调整使用功能、租赁期限、车位配比及消防等土地、规划、设计、建设要求,实行在5年内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过渡期政策。“要吸引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必须充分保障他们的应有权益。目前看,有些优惠政策在具体落实上还有待加强。”赵爱国说。
理顺工作机制
距离和便民性,是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金钥匙。15分钟健身圈与生活圈对接,激活群众健身热情的同时,也提高场地设施的实用性。目前,群众健身场地存在着区域不均衡、布局不合理的现象。“大城市的公共用地和空间少,人口密集,必须见缝插针、腾笼换鸟。”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雪莉表示,由于现有相关规定仍存在缺位,让体育用地改建在实际操作上遭遇一些难题。
清理群租房腾退的大量地下闲置空间,能否变身健身中心?城市广场绿地作为环保用地,能否建设足球场?高架桥下、旧建筑屋顶建设运动场,如何消除安全隐患?这些不仅会面临用地属性复杂、缺乏统一标准规范等掣肘,还经常涉及多个部门的交叉管理,在现有政策框架内亟待具体指导。
江苏省无锡市体育局局长黄浩然认为,体育部门要与规划、住建、市政园林等部门建立联席工作机制,在规划公园、绿地等公共场所时提前预留体育空间,体育部门参与建设论证和后期检查验收。
土地性质转换是规划体育用地时经常遇到的难题,需要多部门联动协调才可能解决。无锡市正在建设的梁溪区乐运体育文化园区,位于原棉麻仓库地块,属于工业流转土地。当地政府多次召开项目协调会,有力协调了土地性质变更、整体消防申报、加建建筑规划许可证办理、临时排水许可办理等难题,帮助项目最终落地。
对于格局已经确定的城区,重新规划存量,把废弃空间变成运动健身空间,这是一种理念上的转变。“土地用地属性应该是多元化的,管理也应该是多样化的。”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陈元欣说。
找准百姓需求
苏州狮山横塘街道羽乒中心所处的地段可谓寸土寸金。当初街道打算收购腾退的旧厂房时,先请专家实地考察,又结合居民运动爱好,最终决定改建成羽乒健身馆。除了专业场地,中心还巧妙利用车间的“边角下料”建了音乐、舞蹈教室等。“这里还有2015年苏州世乒赛的专业球桌,孩子每周都来练球。”住在周围的胡女士说。
以往的体育用地往往跟着赛会导向走,场地类型单一,有时甚至造成空间浪费。而改建闲置场地则需要依托现有条件“精打细算”,既要对接服务半径内群众不断迭代的健身需求,又要实现复合功能和兼容设计,有效提高利用率。
在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一家经营不善的老旧商场被改造成社区健身活动中心,整整5层楼,囊括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很多附近的退休居民,在里面一待就是一整天。
“全民健身类场馆选址上一定要考虑周边聚居人口量、出行交通便捷度、停车压力等因素。” 黄浩然说,“同时,还要考虑后期运营成本和产出比,结合当地群众体育活动的需求及地域特色安置内设项目。当然,也要重视体育工艺评审,在实用性、安全性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从2015年起,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利用城市改造升级过程中留下的“金角银边”,在街道、公园、社区等人口密集区域兴建笼式足球场,几年下来已建成上千个。
当“体育即生活”逐渐成为全社会共识,群众对体育功能的认识由“观赏”转变为“参与”,对健身场地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标准。“城市的待利用土地、闲置的公益性建设用地,不仅要用起来,更要用得好,让群众从中收获健身成就感和幸福感。”赵爱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