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大半年,电影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断裂的现金流砸在了几乎所有企业身上。在缓慢回血的路上,除了自救之外,外界的助力也尤为关键。在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电影投资正是热议话题之一。现阶段,政府层面已经开始通过推动多项政策落地、设立“投贷奖”等方式,扶植电影企业的发展,同时金融机构也已设置电影信贷和相关业务。对于电影企业来说,则要把资金用在刀刃上,提高制作质量、强化风控,以保证电影行业能够有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政策扶植
截至8月27日,线下电影院已进入重启的第39天,共有超9000家影院恢复营业,复工率达到超八成。虽然复工正在进行中,但电影行业近期受到的冲击不可小觑,无论在内容上游,还是在放映终端,资金仍是首要挑战。
如今,政府已经推出多种举措,帮助电影企业渡过难关。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市已提前启动了北京宣传文化引导基金(电影类)和2020年市级电影专项资金两项扶持资金,并对未能在春节档计划上映的京产影片或是处于集中创作期而暂停的重点项目,给予一次性宣发补贴或创作制作补贴。而在影院方面,北京市则从本年度电影专项资金中调整2000万元,根据电影2019年度票房产出予以补助。
政策层面的补助只是缓解电影企业经营压力的方式之一,更多金融手段的助推也很关键。对此,北京市文资中心启动的“投贷奖”“房租通”等吸引了从业者的视线。
北京市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茂非表示,集团组建了包括投资基金、小额贷款、担保、租赁、文化产权交易等多个金融实体,打造完善“投融保贷孵易”这一文化金融服务链条,同时,跟金融机构联合推出创新型服务产品。目前已为包括北京完美、北京捷成世纪、大地影院等超过170家影视企业提供融资40.84亿元,为北京合瑞影业、北京恒业牧马人影视、北京非凡影界等149家企业提供担保额度超57.42亿元。
与此同时,金融机构也已纷纷设置电影信贷和相关业务,支持电影产业的发展。据聚影汇(北京)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玉卿透露,大多数金融机构对影视行业都是非常关注的,大约80%的金融机构都有专门的影视文创部门,并在部门内设置电影信贷和相关业务,推出特色金融产品与多个担保机构来联动,让电影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更为紧密。
讲好故事
在政府的引领带动作用下,电影行业迎来了更多的机会,获得扶持的电影企业也不可掉以轻心,在如何利用好资金、提升内容质量方面多下功夫,才能获得内在的发展动力。
博纳影业集团董事长、创始人于冬表示,因为经营压力以及特殊时期的出现,导致一些小影院的关店潮,作为企业经营者,要多与金融资本沟通,争取到银行不抽贷、不断贷,也要更多地争取产业扶持政策,给企业争取更多休养生息的时间。但同时也要注意,行业发展的核心仍在于内容,如果片源跟不上还会加剧关店的数量,这个时候创作者们更应该集中优势创作力量,把有效的资金用在刀刃上,降低制作成本,提高制作质量。
现阶段,电影企业已经开始将更多精力放在优质内容产出上。以丹青映画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将一个原创的电影剧本改成漫画后,在上线两个月后就获得了上千粉丝的喜爱,进而获得了爱奇艺的投资。
“你只要好好写故事、好好讲故事就会有人为你买单”,丹青映画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唐丹青坦言。
严格风控
虽然资本正在不断加码,但仍有电影企业感觉与投资方及金融机构的合作较难,一方面与信息不对称有关,另一方面则在于风控,需要进一步健全工业化流程,完成产业升级。
朱玉卿表示,“电影界对金融领域还是缺乏了解,现在金融机构跟电影界的合作意向很高,但是实际操作、经验方面都是刚刚开始,这还需要投资界和电影界多沟通,很多时候还是信息不对称,缺乏沟通。而投资机构最担心的政策和市场的风险,未来价值评估、风险防控还是重中之重”。
为了更好地实现风险控制,我国电影从业者也在从内容源头出发,试图建立更为系统的操作及管理体系。以爱奇艺影业为例,在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正式发布了“爱奇艺原创电影2020-2021年度院线新片片单”,据爱奇艺影业总裁亚宁透露,为了从源头把控项目品质,爱奇艺原创电影建立了系统化的项目筛选机制。在截至今年6月的一年中,累计收到1486个院线电影项目的申请,其中343部作品进入初评阶段,73部作品提报内部绿灯会审评,最终仅13部作品进入立项开发,整体入选通过率不足1%。与此相对的是,爱奇艺影业将继续加大对原创电影的投入,且对于优质项目将不设投资上限。
在深圳市厚德前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史可新看来,在中国电影工业逐渐成熟的过程中,金融与产业的协同赋能效应也逐步增强,从前端影视爆款引发的快速公众传播效应,再到后端IP延伸产业需求的扩张,乃至二级市场股价的暴增等,这种蝴蝶效应般的传导仍然在不断上演,这也催生了各个板块专业化企业的发展以及金融机构的参与,这是作为文化投资机构最希望看到的一种良性循环。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 郑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