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創投>>區塊鏈

北大教授蔡劍:量子計算突破很快,區塊鏈技術不改造可能會失效

李威

2018年03月15日08:19  來源:人民網-人民創投

  區塊鏈技術對思維科學的警示

  不管貨幣也好,技術也好,所有東西最后都是人來判定價值。我一直在思考,區塊鏈到底有沒有價值,這是一個主觀社群化的判斷。我們經常把一個概念搞反了,比如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好像是人工能做出來智能,計算機具有智能了,這是也許是一個錯誤概念。如果一個好的概念應該是很清晰的,人工智能更適合起名叫智能機,不是計算機了,叫智能化機器,還是個機器,隻不過這個機器具有一些不是計算,超越計算一些智能化的屬性。但這個概念當中,我們很多人會誤解,誤解以后就出現什麼樣的效應?人會感覺到這個機器本身有超過人類的靈魂附身,這個叫機器崇拜。席勒教授寫了一本書叫做《貨幣的幻覺》,很多教授有貨幣的幻覺,他在上課的時候推導公式挺理性,他也是要買比特幣的,他可能被不斷漲的金融產品所誘惑,我聽說在美國一些金融教授給MBA同學講他買的股票,千萬不要買,他看賬本最漂亮的公司。實際上那個公司是做的假賬,它知道這個專業人士怎麼樣看它的賬本。

  人性當中是靠思維的,這個思維科學是超越我們過去的信息科學的。互聯網裡面的分層最底層是信號、紅綠燈、0101,信號之后出現了比特信息論,現在華為提出來信息論可能失效了,進入到第三個層面就是叫信用。實際上今天支付系統是一個信用系統,你相信微信,微信安不安全你不知道,為什麼大家都用,因為你信它,大家都在用,所以微信真正的無形資產並不是在技術層面,大家相信微信這個支付系統,這是巨大的無形資產。

  信用之上是信任,所以比特幣和區塊鏈已經到了微信之上,是一個信任主體。為什麼你信任它,因為你聽過一個概念叫去中心化。實際上區塊鏈是去中心的嗎?區塊鏈設計是去中心的,但是這個概念在社會網絡上絕對不是去中心的,概念反而成為社會當中熱點的中心。舉個例子,我有員工買比特幣,后來我就問他,這個比特幣買了幾枚?他說買不起一個,買了幾分之一枚。我問對方是怎麼給你支付的,放哪個錢包裡去了?他說對方是代持的,對方是個人賬戶。我說你怎麼買的?他說他用支付寶去購買的,我說對方是個公司?還是一個美國區塊鏈的市場?還是區塊鏈給你的一個比特幣數字代碼?他說對方是一個支付寶個人。我說你開玩笑,你做互聯網技術,對方是一個支付寶個人,你就把現金打過去讓他給你代持,這個跟請人代持樂視股票有沒有區別,對方有沒有區塊鏈比特幣代碼你都不知道,你都敢於給他打款?所以很多都是欺詐的。想一想那個表面是去中心的,其實是一個虛假中心。

  人會不斷變化,當初設定區塊鏈比特幣可能是一種理想,但是這些工程師沒有經過宏觀經濟管理訓練,雖然做了很好的貨幣技術,但是這個技術裡面有一個死穴,比特幣裡面定了2100萬枚的額度出來,你想想一個貨幣當中如果不能根據市場的價格增加貨幣供應量,這是很差的貨幣,不是出現通貨膨脹,會出現通脹緊縮。比特幣就出現了通貨緊縮,要的人越來越多的時候,量供不上,價格越來越高,買東西越來越高,大家開始囤貨。

  你去研究一下,這幾千萬枚幣裡面,有多少枚在市場裡面交易,不少幣沒有進入市場。后來出現ICO這些現象,類似原始股還沒有解禁的。這樣,如果還有幾千萬的幣將來快速進入市場當中,目前持有的那些用戶可能一夜之間經歷幣值大跌。所以政府的打擊,法律的規定,一天可以讓它跌30%,這還沒有到拋售的時候。真正攻擊他的時候,這些持有幣者必須拋售的時候,可能不是30%,可能一夕之間被打回原形。政府是有這個辦法的。這樣的時候大量的持有幣者就成了旁氏騙局,是有這個可能性。

  所以為什麼巴菲特在上個月開始講,他看比特幣就是一個旁氏騙局。高盛過去是很積極鼓勵區塊鏈和比特幣,但是高盛在幾個月以前開始在芝加哥做比特幣期貨市場。做好獵殺比特幣的圍場之后,建立期貨市場以后,高盛現在開始轉換概念,因為過去不能賣空的時候你掙不到錢。如果能夠做空,就會有人做。過去想賣空做空,但是越做越高,那是沒有做空手段,沒有市場形成。下一步如果高盛,包括瑞士銀行他們這些高手跟硅谷這些核心的技術高手,形成了聯合以后,共同打擊比特幣,比特幣可能會被干掉。

  即使不打擊,比特幣也會自行分裂,因為哈耶克之前寫過一本書叫《國家貨幣的終結》,最好的貨幣一定是競爭出來的,應該讓每個國家,每個地區,每個公司,甚至每個個人都可以發行自己的貨幣。到了今天,逐漸好像成為了現實。我們現在做一些實際的探索性的研究,比如說做人才價值,我們叫人才金,每一個學生自己在學習期間把自己發行成一支股票,在學校期間,所謂的學習記錄,答疑,幫助老師做一些功課,我們都可以用貨幣的方式進行交易,當然這個貨幣不是區塊鏈比特幣,就是人民幣,這種當中類似區塊鏈挖礦,這樣變成每一個人所有交易記錄是公共賬本不可篡改,他不可能潛入到數據庫裡面把自己過去成績改了,他改不了成績的,這樣是誠信的市場。

  未來有可能我們整個上市公司體系不需要了,上市公司體系以后可能是一個個社群,每個人人本身都是一支上市公司股票,每個人都有股票,成立公司隻不過重新訂一個契約,未來一個時間大伙合作做一件事情,這個事情大概值多少錢可以立刻算出來,信用也立刻能夠評估,而不像今天需要發審委長期審查盡調,這些都省掉了,會大幅降低資本市場成本。

(責編:宋非霏、陳鍵)

創投人物

熱點原創

熱讀榜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