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協原副主席張勤:對大數據的高質量“標引”才是各國人工智能競爭的關鍵 人民網北京12月28日電(陳煒) 今日,“AI啟未來”2018人民網人工智能合作伙伴大會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樓一號演播廳舉行。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科協原副主席、清華大學教授、國際核能院院士張勤在接受人民創投專訪時表示,當前人工智能已經進入第三次浪潮,算法和算力在不斷提升,但制約人工智能發展的關鍵是經過深度“標引”的數據量,而不是未經加工的質量無保証的原始數據量。未來,“標引”(指對數據的專業加工)可能是各國人工智能競爭的關鍵。 在張勤看來,在人工智能實際應用中,仍然存在“炒作”概念和輕視落地的現象。要實現人工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首先要堅持需求導向,從垂直領域應用做起,切實解決現實需求,而不是追求華而不實的噱頭。 張勤表示,盡管人工智能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但人們想隻用一套人工智能系統就實現多場景應用的目標在短期內是不現實的。人工智能與生物智能相比還存在巨大的差距,我們對人腦的認知還非常膚淺,人工智能對人腦的模擬也非常膚淺,不能因為個別特定人工智能產品表現出了比人更高的判斷能力就認為機器會成為新興超級物種,並擔心其戰勝人類。事實上,任何智能問題隻要能被轉化為有限計算的問題,機器就會比人強大。例如下圍棋問題被變成了深度學習和蒙特卡洛樹搜索等計算問題,Alpha Go就打敗了人類頂尖棋手,這一點都不奇怪。就如同我們今天誰也不會懷疑計算機數值計算的能力遠遠勝過人的手算能力一樣。所以,人工智能的主要問題其實就是如何將應用領域的智能問題轉化為有限可計算數學模型的問題。至於這個計算模型是大數據機器學習還是因果知識的表達和推理,並不是問題的核心。適合本領域問題的數學模型就是好的人工智能模型。因此,將人工智能等同於大數據機器學習是不對的。 張勤認為,就當前流行的大數據機器學習模型來說,除了算法、算力和簡單的識別類問題外,更重要的是對大數據的專業加工,而不是比原始數據量的多少。也就是說,我們不僅需要掌握大量原始數據,更需要對這些原始數據進行專業化的“篩選”、“清洗”、“標注”和“索引”,這些數據加工的工作量非常巨大。許多領域的數據加工還非常專業,需要領域專家才能完成,例如對病歷數據的加工。所以,數據加工可能是未來各國人工智能競爭的關鍵。
匯桔網副總裁楊昕:AI是驅動各行各業進步的重要技術 人民網北京12月28日電(思二勛) 今日,2018人民網人工智能合作伙伴大會於人民日報社成功舉辦,會議期間,匯桔網副總裁楊昕接受人民創投採訪,就國內知識產權發展現狀、新時代背景下是知識產權服務如何轉型、未來知識產權服務如何借助人工智能技術更好的發展等問題分享了精彩觀點。 在楊昕看來,從互聯網出現到現在,國內知識產權服務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線下的服務階段,在這個階段,大部分企業是以線下的面對面的服務顧問的服務為主﹔第二個階段是上網階段,在這個階段服務互聯網化成為各行各業的主流,知識產權和法律服務如果電商化,很多企業在網上就能找到相應的知識產權服務服務﹔第三個階段是上雲階段,因為大數據和雲計算的介入,給行業增加了很多內生動力,在這個階段,通過積累與知識產權相關的數據並放到雲端,如工商注冊數據、全國商標數據、專利數據、以及全國的版權數據、域名數據、工商財稅數據等,可以幫助用戶檢測與評估知識產權風險、監測對手公司及上下游供應鏈的專利動態,並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第四個階段是上鏈階段,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在知識產權的產權交易和數字版權確權,通過區塊鏈全面追蹤所有的知識產權交易和流通的全過程,從確權、用權、維權三個環節解決產業鏈鏈條冗長繁雜的問題,極大降低了知識產權的確權和流通成本,提高了知識產權服務業運行效率。 對於知識產權服務好人工智能技術結合方面,楊昕指出,AI的介入該行業增加新的動力和新的機會,通過AI的算法和模型建立起一系列的應用,基於該應用可以檢測和判斷商標注冊過程當中是否會發生駁回﹔而原來的檢索全部是通過人工來實現,非常繁瑣和困難,現在通過人工智能算法來處理效率可以提升40-50倍。 他還提到,在做知識產權規劃或知識產權管理的時候,一般在專家和律師配合的情況下做一份盤點方案和報告大概需要兩周左右時間,現在通過AI技術隻需十秒就可以生成一份專業的報告。 另外,他還就通過AI給專利進行打分方面發表了一些觀點,他認為,中國是個專利大國,今年中國專利的申請量會超過美國和歐洲的總和,如果將該技術應用到專利打分方面價值巨大﹔原來的專利打分需要一些評價標准和評價工具來進行,周期比較長,現在通過設計出來一系列算法和模型,大概經過3-5秒鐘就可以對一個專利完成打分,並判斷該專利是否有保留價值?是否可以轉移授權的?專利的應用場景有多大等問題。 最后,楊昕表示,AI在知識產權和企業服務裡面應用還有很多,未來的五年,對於整個行業的發展都脫離不了AI技術,因為AI是一個驅動行業進步的重要技術。
人工智能的應用路徑:“AI+”還是“+AI”? 自人工智能火熱以來,人工智能落地應用的討論從未停止。在12月28日“AI”啟未來2018人民網人工智能合作伙伴大會上,特斯聯的副總裁謝超、明略數據副總裁劉靜、嘉楠耘智副總裁張麗、匯桔網副總裁楊昕、商湯科技CMO金俊、機器之心聯合創始人李亞洲等人工智能從業者,就人工智能的應用路徑是“AI+ ”還是“+AI”展開討論。 “AI+”和“+AI”的區別 在謝超看來,人工智能要保持技術的先進性,這要與具體行業結合起來形成真正生產力。他認為,人工智能的應用路徑是“+AI”,從行業出發才能發揮真正的作用。“科學技術進步和發展的核心動力,就是和行業結合在一起。”謝超說。 劉靜認為,“AI+”的本質是超級人工智能或是通用人工智能,其基礎是技術驅動。“+AI”以行業、領域知識為基礎,是行業人工智能。“兩者也在融合和互相推動當中,這是兩種不一樣的建設思路。” 張麗則認為,無論是“AI+”還是“+AI”,最后都是多層次、多結構的實現人工智能。她建議,行業不要過多考慮單點做AI,“無論什麼時候做AI,一定是把雲和端結合來做,這樣才有真正完整閉環。” 在向企業提供知識產權服務過程中,楊昕的體會是要將AI的核心技術、算法和模型,落地在知識產權和企業服務中實際發生的需求和應用場景上來。“最合適的應用場景才是關鍵。”楊昕說,從用戶的角度來進行出發,“+AI”和“AI+”都是手段和路徑。 金俊表示,商湯一直在做的是應用AI技術去賦能智慧城市、智能手機、汽車、零售和地產等傳統行業,幫助他們提高生產率。從這個角度來說,“AI+”講的是AI與行業的融合。金俊說,不管“+AI”還是“AI+”,都說明AI不能單獨存在,“AI本身不是一個行業,隻有它與其他行業相結合,產生聚合效應,才是AI真正起作用的時候。” AI的產業變革能力 機器之心聯合創始人李亞洲表示,未來,醫療+AI會非常火,安防+AI也會非常火,當然AI也會對其它產業產生較強的變革能力。 金俊認為,目前階段來看,AI為智能手機行業帶來的改變是非常大的。比如,今年商湯與手機廠商合作推出的人臉解鎖、AI雙攝、超分辨率、人臉3D重建、AR等技術,讓人們生活更便利,極大提升交互體驗。例如,應用AI技術,如今人們能用手機輕鬆實現單反級的拍攝效果。 在楊昕看來,應用場景和“+AI”技術手段在知識產權和企業服務領域較為常見。AI的算法和模型介入之后,中小微企業可以解決知識產權風險與布局問題。“今天的市場競爭和競爭情報,更多地來自工商大數據和知識產權大數據的深入挖掘和分析,再結合AI算法,才能給現有的知識產權管理行業帶來內生動力。”楊昕說。 劉靜表示,人工智能是新一代科技發展和產業升級的新動能,也是生產力最核心手段,它在安防、醫療、教育、數字城市以及智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較好發展。 謝超稱,特斯聯在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的應用,可分兩個大類,一是偏向消費端,個體需求差異非常大,特斯聯的智能家居和智能穿戴設備屬於叫好不叫座,發展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另一類是在政府端和企業端,越傳統的行業將面臨越多AI+物聯網機會。“現在很難說哪個行業更有前景,這需要每個企業花大量時間和精力去探索,這是一個過程。”
人工智能技術趨勢 小步快跑還是顛覆重塑? 人民網12月28日電(韓穎) 今日,2018人民網人工智能合作伙伴大會在北京召開,期間,與會嘉賓就人工智能技術趨勢進行了探討。 工信部電子標准化研究院副主任崔靜表示,現在人工智很火,深度融入了金融、政務、教育等行業,給生活帶來了許多變化,也幾乎成為全民話題,但現階段的人工智能是小步快跑還是顛覆重塑尚不能定論。 雲知聲董事長梁家恩提出,當前,知識和大數據還沒有很好的結合。同時,當人工智能的算法原理打通后,在應用領域中如何解決噪聲、復雜的環境和個性差別尚存在許多問題。 曠視科技副總裁謝億楠認為,AI還未達到顛覆重塑的階段,目前AI技術包括技術系統發展和AI應用發展兩部分。目前,技術系統發展較為緩慢,應用發展較快,不能取得顛覆性創新,需要在算法系統中取得突破創新,同時,感知技術有待開發。 科大訊飛消費者事業群副總裁、聽見科技總經理王瑋表示,當前,算法智能、感知智能、運動智能、認知智能尚處在弱人工智能時代,用人工智能賦能各個行業,將現有的技術與傳統方式結合,達到人機協作,在安全問題上可持樂觀態度。同時他提出,要關注數據和信息安全。 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微軟小冰資深研發總監曾敏說,要用實際案例的數量來衡量AI技術的成熟度。AI發展需要解決基礎設施問題,包括雲計算、邊緣計算、硬件等基礎層的搭建﹔算法需經歷反復迭代的過程,更加優化﹔同時,融入包括物聯網、車聯網等在內的更多應用場景。
中基協洪磊:支持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開展責任投資 11月10日,中國証券投資基金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洪磊在“2018中國並購基金年會”上發表講話。他表示,目前中基協正在積極研究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發展民營經濟講話重要精神,抓緊完善登記備案須知,進一步增強登記備案透明度﹔積極研究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盡職調查指引,建立盡調行為標准,用過程管理替代結果考核,落實市場化信用約束﹔積極推動私募股權基金相關稅收政策進一步優化,為私募股權基金發展創造有利外部環境。 “中國証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將系統推進ESG工作。首先要實現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質量評價,推動ESG納入公司戰略-管理-績效完整流程,進而推動從ESG評價到ESG投資戰略再到ESG投資工具的完整實踐。”他說,中基協將結合行業發展實際,推動相關指引、政策為ESG留出空間,支持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開展責任投資。 洪磊在講話中提到,目前包括並購基金在內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在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動能轉換和產業升級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經成為促進長期資本形成、支持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推動國企改革和民營企業成長的重要力量,也為早期資本投資提供了IPO之外最重要的退出通道。 他認為,並購基金可以整合優質資產、優化企業組織結構、推動企業戰略調整、降低生產經營成本、加速新技術的擴散和轉移,通過效率改善提升經濟產出。但是,在探索高質量經濟增長的過程中,並購基金還應當高度關注社會責任議題。 他提出,ESG是一種關於如何發展的價值觀,包含環境責任、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責任三個方面。環境責任要求公司應當提升生產經營中的環境績效,降低單位產出帶來的環境成本﹔社會責任要求公司應當堅持更高的商業倫理、社會倫理和法律標准,重視與外部社會之間的內在聯系,包括人的權利、相關方利益以及行業生態改進﹔公司治理責任要求公司應當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圍繞受托責任合理分配股東、董事會、管理層權力,形成從發展戰略到具體行動的科學管理制度體系。 “ESG將目標公司置於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的社會網絡之中,將個體活動映射到整個社會網絡,將公共利益引入公司價值體系,更加注重公司發展過程中的價值觀和行為,以及由此帶來的公司與社會價值的共同提升,而非孤立的單一公司的財務結果。”洪磊說,在國際資產管理行業,ESG已經成為一種主流投資理念和投資策略,能夠比較顯著地提升投資組合的長期回報。ESG原則將對我國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活動產生實質性影響。不僅能夠推動資產管理行業深化信義義務,提升投資中的道德要求,改善投資者長期回報,促進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協調健康發展,也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在資產管理行業落地的有效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