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國務院首次將區塊鏈納入《“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區塊鏈技術的重要作用也正隨著資本與產業的熱捧而迅速被市場認知。在日前召開的“2018國際區塊鏈發展創新大會”上,如何加速區塊鏈技術創新與應用落地,實現對實體經濟的賦能,成為了業內討論的焦點。
“要發展區塊鏈,首先要了解區塊鏈技術與比特幣內在的核心邏輯。”盡管比特幣及其區塊鏈成為“虛擬幣”“區塊鏈”的鼻祖與范式,但人中國銀行原副行長、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學術委員王永利認為,有兩個邏輯關系必須看清。一是從貨幣發展史與數字貨幣內在邏輯上看,比特幣不可能成為真正的貨幣,也與央行主導的數字貨幣概念不同,數字貨幣隻能是法定貨幣的數字化。二是比特幣區塊鏈成為完全封閉的網絡體系,消耗巨大能源,卻難以解決現實問題。
“應用區塊鏈如果不清楚邏輯關系而完全講概念,會造成嚴重的誤導。比特幣只是區塊鏈的一種實現方式,而不是區塊鏈的唯一范式。希望大家跳出這一范式,准確客觀的看待和推動區塊鏈發展。”王永利說。
“區塊鏈是價值互聯網的基石,互聯網+的應用領域集中在網絡賬號下的交易與結算、數字資產上鏈和保值增值和數字資產共享與可信協作。”北京賽智時代信息技術咨詢有限公司CEO趙剛認為,區塊鏈之所以被看做是顛覆性技術,不僅在於這項技術本身,還在於與其它技術結合應用,由此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的巨大賦能效果。
IBM全球企業咨詢服務部、中國區塊鏈業務總監馬世韜認為,區塊鏈對於整個產業的好處,在於能提高交易的透明度、確保數據的質量和准確性,企業也可以通過區塊鏈構建面向產業鏈上的生態系統。
該如何促進產業應用?電子科技大學網絡空間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國信優易首席安全官夏琦認為,“發揮區塊鏈的能力和價值,首先需要和社會形成鏈接,區塊鏈的技術專家要和行業專家形成共識,這樣才能夠真正找到區塊鏈的技術能力,為行業真正解決問題。”
塑造融合發展產業生態的觀點,得到了共鳴。“區塊鏈要真正做起來,肯定要把產業生態做起來,讓更多主體參與進來,讓產業鏈充分的繁榮和實體經濟融合。”中關村區塊鏈產業聯盟副秘書長王崇魯說。
貴州遠東誠信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鄧明玉也表示,“標記、信任和激勵是區塊鏈的三個獨特魅力。希望有一天大家不再討論區塊鏈技術,而是在討論區塊鏈技術生態體系的基礎設計,如何能夠讓人與人,人與社會,算法與人之間和諧的相處。”
在具體的技術發展與產業應用上,工信部信息中心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於佳寧分析,“區塊鏈在發展的下一個階段,將會成為真正的基礎設施。各種各樣的系統都會向區塊鏈改變,更多的交易會實現上鏈,跨鏈也會擁有一些新的交互機制,可能會有新型的激勵模式,合規的生態鏈模式也能夠實現平穩的落地。”
關於區塊鏈如何順利的發展到下一個階段,工信部電子第五研究所軟件中心副主任賓建偉表示,“技術本身為大家帶來了非常大的想象空間,但其技術還遠沒有完善,在性能、安全、可靠性等方面的質量也亟待優化。並且在推動技術應用落地的過程中,實際上也存在著區塊鏈特性如何辨識、場景如何介紹、技術和產品質量如何等,由於評價標准缺失而帶來的落地難題。”
為了滿足這一需求,賓建偉介紹,電子五所與藍石區塊鏈實驗室、藍石賽寶國際區塊鏈測試認証中心共同發布了區塊鏈與分布式記賬信息系統分級評估規范,將從區塊鏈產品的系統核心層、系統服務層、系統用戶層及其質量要求等,來綜合評估區塊鏈信息系統的質量,助力區塊鏈技術應用的落地。